-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
CognitiveLinguistics
课程中文名称:认知语言学课程英文名称:CognitiveLinguistics
总学时:32学分:2
适用专业(学科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先修课程(含已具备的学识基础的要求):普通语言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什么是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主张和未来发展动向;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语法观和语义观是什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与其他流派有何不同。
预期效果:学生知晓并理解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性的理论,学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思考和分析语言问题,初步具备对认知语言学领域选题的独立研究能力。
主要内容:认知语言学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GeorgeLakoff,RonaldLangacker和LeonardTalmy为认知语言学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知语言学致力于揭示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它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主张从体验性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本课程将重点讲解和训练以下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概念隐喻与转喻、图形背景理论、认知语法、构式语法、概念合成、语法化、像似性等。
主要章节:
第一章:CognitiveLinguistics:AGeneralIntroduction
核心要点:
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的三大研究路径:体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
认知语言学的三大假设:语言是非自主的认知能力;语法即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地位、著名学者及哲学基础。
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第二章BasicConceptsinCognitiveLinguistics
核心要点:
Embodiment
Construal
Attention/salience
Perspective/situatedness
Entrenchment
第三章CategorizationandPrototypeTheory
核心要点:
BerlinandKay(1969)关于颜色范畴的研究
Rosch(1973,1975)关于范畴化的实验
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
基本层范畴、上义层范畴与下义层范畴
第四章ConceptualMetaphorTheory
核心要点:
Metaphorsascognitiveinstruments
Imageschemas
CasestudyI:argument
CasestudyII:idea
TheapplicationofMetaphorsinthedescriptionoflinguisticphenomena
Metaphorsinscienceandpolitics
第五章:ConceptualMetonymyTheory
核心要点:
Howdometonymiesparallelanddifferfrommetaphorsascognitiveinstruments?
Metaphors,metonymiesandthestructureofemotionconcepts
Interactionofmetonymiesandmetaphors
Emotionwordsandbasicemotionconcepts
Metonymyandword-formation
Themetonymicbackgroundofspeechacts
第六章ConceptualBlendingTheory
核心要点:
Frommetaphorandmetonymytoconceptualblending
Mentalspaces
Theprocessesofblending
Conceptualblendinginlinguisticanalysisanddescription
Conceptualblendinginadvertisingtexts,riddlesandjokes
第七章FigureandGroundTheory
核心要点:
figure/groundsegregation.
PrincipleofPragnanz
Prepositionalanalysis
Trajectorvs.landmark
Clausepatternanalysis
Langacker’srelate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