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2 (1).docxVIP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2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精编资源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望海潮(东南形胜)》优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提到江南,你会想到什么?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还是杏花烟雨,绿柳扁舟,或是涉江采莲的女子,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我们每个人眼里的江南都不一样,然而无一例外,都是如诗如画般的美丽。今天让我们跟随柳永的脚步,畅游江南,在《望海潮》中感受钱塘盛景的魅力。

(设计意图:用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江南美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

2.学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

3.自由诵读词作,概括词的内容。

《望海潮》开头总览杭州的优越位置和悠久历史,接着描绘此地风景优美、市井的繁华以及人民生活的平和安乐。

4.诵读诗文,找出词眼。(学生回答:好景。)

(设计意图:加强诵读,感知诗词大意和情感基调。)

三、鉴赏诗歌,分析意象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词中出现的意象,并作简要分析。

2.幻灯片显示:

上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云树堤沙怒涛天堑珠玑罗绮

——杭州(美丽、富庶、繁华)

下片:重湖叠??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千骑高牙箫鼓烟霞

——西湖(美丽、祥和)

(设计意图:分析意象是赏析诗歌的基础,这一环节为下文鉴赏情感奠定基础。)

四、整体鉴赏,把握情感

(一)设计问题,小组探讨

1.“好景”分自然之景和人文景观,自然的美景体现在哪里?

2.人文景观写了什么?

(二)小组展示讨论结果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钱塘江壮丽之景)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西湖美景)

一处写钱塘江,一处写西湖,这两处都是自然美景,照应词中的“形胜”。

2.(1)街市美丽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建筑精巧,设施美丽,楼阁参差,人口密集。具体写杭州的繁华和人烟阜盛。

(2)市民生活豪奢: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具体写杭州的繁华和富庶,它体现在市场上的珠宝之多,人民穿着绫罗绸缎,社会风气是竞相比豪奢。

(3)百姓游西湖之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杭州百姓游西湖的热闹和快乐,无论白天还是晚上,无论老人还是姑娘都享受着游玩的快乐。

(4)官员游西湖之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写官员与民同乐,一派和谐繁荣的景象。

(三)小结

这首词描写了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从地理位置上是东南重镇;从历史传统上看是三吴都会,自古繁华;自然景观方面有钱塘江,有西湖,有壮丽,有秀美;从市井面貌上看,建筑设施美观,人口密集;百姓生活方面呈现出安居乐业的祥和局面。

从全词看,作者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五、再读诗歌,突破难点

1.学生再读诗歌,找出文中所用的表现手法。

2.学生各抒己见。

示例:(1)运用铺陈手法。

铺陈是运用浓墨重彩对描写对象进行渲染、呈现、讴歌等,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情感美的一种手法。这首词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最有特色的角度铺叙,一句一景,写景富有层次感,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特别是对钱塘江和西湖的描写,非常充分,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2)善于点染。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详细描绘,是染。如对西湖的描写,“重湖叠??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3)大量运用数词(十万、十里、千骑等)。

(4)融情入景,作者把对杭州的喜爱完全融人到了对景物的刻画中。

(5)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设计意图:词中铺陈、点染手法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表现手法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上课策略,提高课堂效率。)

六、巩固成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看前人如何评柳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教学重点——表现手法的运用和掌握;课件展示前人对柳词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柳词的风格。)

七、课堂小结

江南胜景叫人魂牵梦萦,展开柳永的《望海潮》,满眼是商肆繁荣的承平景象,更有天赐美景:八月钱塘江大潮、西湖秀色。如果钱塘大潮是晴空排浪、怒涛汹涌的黄钟大吕;那西湖美景就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丝竹管弦。美的景致、美的笔调、美的韵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间天堂”的富庶与美丽,为我们提供了美的享受。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大声齐读全词,来感受这位婉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