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疾病介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头癣

英文名:tineacapitis缩写:

别名:发癣疾病代码:ICD:B35.0

概述:头癣(tineacapitis)是皮肤癣菌引起的头发和头皮的浅部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当前仍然在许多地区传播。

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头癣的记载,1300余年前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白秃”和“赤秃”的记载。“白秃”很像白癣和黑点癣,“赤秃”则极似黄癣,并推测是由“虫”引起的。19世纪中叶,Schoelein首先提出黄癣是由真菌而引起。后来,Gruby又将从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黄癣菌在健康人头上接种成功,从而证实了该病的病因和传染性。头癣根据病原菌和临床特征,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4型。

流行病学:头癣在我国解放前曾广泛流行,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头癣防治极为重视。随着人民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积极的群防群治措施,近年来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头癣发病以白癣为主,多与饲养宠物有关,农村中亦可通过病畜传播。与以往相比,头癣的症状相对较轻而不典型,有时易误诊。

头癣主要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患病禽畜或病原菌污染物而传染。理发曾是主要的传染途径之一,理发工具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家庭和幼儿园中,彼此互用生活用品如帽子、枕巾、梳子等也可引起传染。目前,头癣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畜,城市主要是猫、狗,农村除猫、狗外,马、牛、羊的癣病也可引起人类感染,传染方式为和患畜密切接触。接触病原菌后是否发病与机体对真菌的抵抗力密切相关,由于儿童抵抗力较弱,故易患头癣。

病因:黄癣由许兰毛癣菌引起。白癣的病原菌过去以铁锈色小孢子菌为主,目前多由亲动物性小孢子菌引起,如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此外,还有红色毛癣菌和疣状毛癣菌等。在欧美,以奥杜盎小孢子菌为常见。黑点癣主要由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引起,偶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脓癣主要由亲动物性小孢子菌和毛癣菌引起,如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其他尚有石膏样小孢子菌、铁锈

2

色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及断发毛癣菌。

发病机制:宿主皮肤合适的环境对于皮肤癣菌病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除外伤外,浸渍皮肤的水分增多也适于皮肤癣菌生长。不透气的衣物可增加皮肤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干扰角质层的屏障功能。皮肤癣菌侵入皮肤后,还要经过几个发展阶段,包括孵育期、在抗感染过程中增大和退化期。

临床表现:黄癣多自儿童期发病,可延续到成人而不自愈,这是因为不饱和脂肪酸对许兰毛癣菌的生长和繁殖无抑制作用。白癣,主要发于学龄前儿童。由于青春期皮脂分泌增多,皮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抑制了白癣病原菌,因此至青春期可自愈。黑点癣儿童和成人皆可发病。

1.黄癣中医称为秃疮、“癞头疮”、“肥黏疮”等,俗称“癞痢头”。许兰毛癣菌侵入头皮角质层后大量生长繁殖,很快在毛根处形成针头或绿豆大小丘疱疹,继而变为脓疱,脓疱干燥后形成硫磺色干痂。皮损扩大,痂皮融合变厚,边缘翘起,中央黏着于头皮而略凹陷,中心则有毛干通过,外观似碟状,称为碟形黄癣痂。黄癣痂是由许兰毛癣菌及脱落的上皮细胞组成,易碎,传染性强。用力揭去痂皮,其下为鲜红色湿润糜烂面或浅溃疡,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发出鼠尿样臭味,同时伴有附近淋巴结肿大。毛发由于病原菌侵入,变得干枯无光泽或出现弯曲,易拔除,但无断发,最后毛囊破坏,遗留萎缩性瘢痕和永久性秃发。碟形黄癣痂、萎缩性瘢痕、永久性秃发是黄癣三大临床特征(图1)。黄癣若未及时治疗,皮损持续发展可累及整个头皮,形成广泛性秃发性瘢痕,但在发际处可遗留1~2cm正常毛发带,瘢痕中可散在少数正常毛发。瘙痒剧烈,可因搔抓而自身播散。毛癣菌偶可侵犯躯干及四肢光滑皮肤(图2)和甲板。可有黄癣痂和皮肤萎缩,甲损害则很难与其他甲癣区分。

3

2.白癣中医称为白秃、蛀发癣。如《外科证治全书》记载“蛀发癣是头上渐生秃斑,久则远开,干枯发痒,由阴虚热盛,剃头时风邪袭入孔腠,博聚不散,血气不潮而成。”最初表现为毛囊性丘疹,上覆白色鳞屑。皮损逐渐扩大,形成白色鳞屑斑片,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无明显炎症(图3),微痒或无任何自觉症状。若不治疗,斑片状损害周围可出现小的卫星灶。由于真菌孢子寄生,病损区毛发根部围绕有一特征性鳞屑状鞘状物,不易去除,称为菌鞘。病发干枯,无光泽,长出头皮约4~5mm即折断,极易拔除。灰白色鳞屑斑、菌鞘和断发是白癣三大临床特征(图4,5)。部分患者可并发脓癣、体股癣、甲癣和肉芽肿。

4

5

3.黑点癣初发损害为较小白色鳞屑斑,散在分布,炎症轻微或无炎症,有时似白癣。由于孢子寄生于发内使毛发变脆,病损处毛发出头皮即折断,断发残根留在毛囊口内呈黑点状,故名黑点癣(图6)。本病病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