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4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朱思恒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历史背景,回到历史现场,体会司马迁寄寓在屈原身上的观点与感情,鉴赏其评论方法;
2.通过对司马迁、屈原二人面对生死的不同选择的认识,初步明晰正确的人生选择;
二、教学课时
25分钟
三、课前预设
通过文本细读,学生对《屈原列传》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及重点字词、课文结构已经基本掌握。故本堂课为一节探究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而屈原则是中国诗坛上最早出现的一颗巨星。李白评价:屈平词赋悬日月;余光中曾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两千多年,这位至今仍备受敬仰的诗人,为我们民族留下了念念不忘的财富,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感谢司马迁。要知道,在先秦文献中,对屈原的记载可谓少之又少,特别是秦始皇焚烧经典之后,有关屈原的记载,几乎是荡然无存。
那么,在史料极少的情况下,司马迁为何依旧选择屈原并作《屈原列传》?
一个是世代史官,一个是楚国贵族,他们的人生际遇有何相通之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的现场,回到司马迁的字里行间,走进文本,去感受历史语境中,两位先贤的生命对话。
(二)情感聚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在最后一段中寻找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倾向的词:“悲”“涕”“怪”“爽然自失”。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三)探究:太史公为何“悲”和“涕”
1.理解“悲”和“涕”
悲: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涕: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2.阅读《屈原列传》《报任安书》,体会司马迁情感。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
(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明确: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中突然遭受李陵事件而承受的屈辱和内心的怨怒,与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劳苦倦极”“疾痛惨怛”的心理感受相似。
3.阅读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填写表格。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明确: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的生存之道,屈原没有选择。
“今之从政者殆而”,渔父乱世隐居,是道家的生存之道,屈原也没有选择。
屈原在于自我的对话中,选择了坚守初心,刚正不阿,追求理想、孤独前行、甚至为其付出生命的道路,使得司马迁于之产生了共鸣,于是发出“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想见其为人”的感叹,这是作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所以有“悲”有“涕”
(四)太史公为何“怪”和“爽然自失”
1.理解“怪”和“爽然自失”
怪: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爽然自失: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2.明确:坚守初心,坚定志向,生命价值便能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怪:屈原为何一定要赴清流?他本可以选择到其他国家施展才华?
爽然自失:屈原清白地死去,是一种坚守,而我努力地活着,也是一种坚守,这没有不对的地方。(肯定屈原又开解自我)
(五)板书设计
结语:屈原选择死,司马迁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业合作社全套报表(已设公式)--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xls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PPT电子课件教案-04_循环语句嵌套及应用.ppt VIP
- 财务新纪元:现状与展望-探索财务工作的挑战与未来.pptx
- GB50496-2018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pdf VIP
- ZW8100喷水织机使用说明书2.pdf
- 冬季极端天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pptx
- 整理bpmfdtnl单韵母拼读.doc VIP
- 南京市总工会2025年公开招聘笔试题(含答案)(DOC).doc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2588-2023系统与软件工程 功能规模测量 NESMA方法.pdf
-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文.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