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
疾病名: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英文名:hereditarycoagulationfactorⅩⅢdeficiency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D68.2
概述:是一种罕见的隐性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是凝血激活途径中最后一个被激活的蛋白,主要作用是使纤维蛋白链α与γ发生交联,使形成的血凝块对纤溶作用的抵抗增强。血浆中该因子为一个四聚体分子,
由2个催化A亚单位(FⅩⅢ-A)和2个载体B亚单位(FⅩⅢB)组成。FⅩⅢ和凝血酶原缺乏可能是2种最为罕见的隐性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1/200万)。在遗传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患者血浆中FⅩⅢ-A的活性和抗原通常都无法检测到,而FⅩⅢ-B的水平虽然下降,但是,仍然可以检测到。尚没有所谓CRR+的因子ⅩⅢ缺乏的病例报道。目前,尚没有FⅩⅢ基因剔除模型的报道。
流行病学:自1960年首例报道以来,迄今已有200例。英国的发病率约为1/50万,美国每年有3~5例新发现的病例,此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约1/3病例发生在双亲有血缘关系的家庭。
病因:血浆第ⅩⅢ因子是由2条a亚单位和2条b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糖蛋白,即a2b2,分子量约为340kD。a-链蛋白质有活性位点半胱氨酸起转酰胺酶作用,b-链无酶作用而具有载体蛋白的功能。凝血酶裂解a链的精氨酸37-甘氨酸38肽键,暴露活性位点半胱氨酸使第ⅩⅢ因子激活。激活的第ⅩⅢ因子(ⅩⅢa)是一种转酰胺酶,在钙离子参与下,催化纤维蛋白单体和多聚体之间的氢键连接,转变成以共价键酰胺键连接,即形成γ-谷氨酰胺-ε-赖氨酸键。这种交联连结使纤维蛋白凝块的稳定性增加。第ⅩⅢa因子通过纤维蛋白的Aα-链交联和抑制连接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纤溶酶原,对纤溶具有抵抗作用。因子ⅩⅢa也将α2-抗纤溶酶交联于纤维蛋白,这也增加纤溶抵抗。第ⅩⅢ因子严重缺乏使纤维蛋白不稳固而容易溶解,并减弱了抑制纤溶酶原和交联α2-抗纤溶酶的作用,使对血块溶解的抵抗减弱,从而引起出血。其特点是创伤后迟缓发生。
第ⅩⅢ因子不仅在血浆中存在,在血小板、巨核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也存
2
在。血浆第ⅩⅢ因子为a2b2结构,而在上述细胞内的第Ⅻ因子没有b链,分子呈a2结构。第ⅩⅢ因子多表型表达可能与这种分布不同及分子结构不同有关。虽然缺少b链,细胞内形成的a2第ⅩⅢ因子也有纤维蛋白交联作用。细胞内第ⅩⅢ因子的特殊功能仍没有确切了解。输注治疗提示了其生理功能。输注后出血症状停止,血浆第ⅩⅢ因子上升,但不能产生完全正常的血凝块。原因是一些患者血浆和细胞内均缺乏第ⅩⅢ因子,输注治疗只纠正血浆第ⅩⅢ因子的缺乏。表明细胞内第ⅩⅢ因子可能在生成正常血凝块中起作用。
编码a链蛋白质基因位于第6对染色体(6p24~p25),而b链的基因位于第1对染色体(1q31~q32.1)。血浆中除四聚体第ⅩⅢ因子外,也存在未结合的游离b链蛋白质。游离b蛋白质的浓度在正常人、杂合子及纯合子患者中几乎恒定。因而第ⅩⅢ因子缺乏是由于a链蛋白质的缺乏,a链的变化也引起a2b2复合物中b链浓度的改变,但是游离b链仍接近恒定。杂合子患者有这些第ⅩⅢ因子的蛋白质,止血机制正常。第ⅩⅢ因子浓度低于1%才发生临床出血症状,2%~3%的浓度就可以使出血停止。第ⅩⅢ因子半衰期约10天,因而输注少量血浆即可达到治疗目的。b链蛋白质缺乏引起ⅩⅢ因子缺乏的病例仅有3例报道。许多a链基因缺陷已经阐明,错义突变最常见,也有无义突变、插入突变、碱基缺失等。发病机制:FⅩⅢ-A和FⅩⅢ-B分别有位于6号和1号染色体上的不同的基因编码,其中一个长200kb,由15个外显子组成;另一个长28kb,由12个外显子组成。在已知的50种基因突变中,有47种位于A基因,3种位于B基因。总共已发现26个错义突变、4个无义突变、8种剪切位点突变、11种小的缺失(插入)和1种大的缺失。基因突变的位点没有明显的热点现象,分布于FⅩⅢ基因的多个位点。有研究表明,FⅩⅢ的突变往往导致蛋白的稳定性下降,发生细胞内降解。
上海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用尿素溶解试验和FⅩⅢ抗原(FⅩⅢ:Ag)测定的结果诊断两个家系的先证者为因子ⅩⅢ缺乏。用PCR、核普酸测序和RT-PCR测FⅩⅢα基因的mRNA等法检测。结果显示,家系1先证者在外显子10第1241位核普酸由C→G,导致Ser413→Trp(TCG→TG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