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尝试开展调查研究》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1).docxVIP

《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尝试开展调查研究》名师单元教学设计(2课时) (1).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而优·教有方

PAGE4/NUMPAGES4

《学习任务三:学以致用,尝试开展调查研究》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本任务是在《乡土中国》整本书完成通读并交流分享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对书中的知识、作者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运用。结合当代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尝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体验学者开展研究的过程,并借鉴学术专著的撰写思路和语言形式,尝试撰写研究报告并做展示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用阅读本书获得的知识来观察、思考生活现象,发展思辨能力。

2.学会小组合作寻找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路径并制订评价标准。

教学重难点

结合“乡土本色”,进行社会现象评析。

教学过程

导入

《乡土中国》一书中概括的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即使放在当今中国的很多地区也是具有典型性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很多事情中感受到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乡土本色”。同时,在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这些“乡土本色”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阅读《乡土中国》,会引发我们对社会生活中很多现象的思考。比如“公与私”“礼治与法治”的冲突和调解等等。下面,我们就从“春运”讲起吧……

学习活动一:结合《乡土中国》中的“不流动”“聚居”“差序格局”“地缘”“私”等概念,展开对相关社会现象的讨论。

如:“春运”潮与“返城”潮;“人民调解”的典型案例;城市化进程中的适应与排拒等。

1.从较为优秀的学生作业中挑选4—6个作为一组材料,小组合作,丰富其点评内容。

2.从有问题的学生作业中选择3—5个作为一组材料,小组合作,判断其问题类型(材料不典型、点评不合理、没有结合《乡土中国》内容等),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习活动二:研讨“研究报告”活动任务

1.布置任务。

阅读学术著作,要关注其中“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和转换,乡村与城市的碰撞和融合,使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关于乡土社会的论述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试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话题,从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经济发展、家庭结构、风俗习惯、乡村管理、法制建设、资源开发等角度中任选一个,开展调查访问,以小组为单位,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研究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中国传统农村相关情况综述,今日中国农村相关变化,变化的原因、依据、策略等,变化的意义、影响、价值等,推荐运用多种形式如制作手抄报、PPT、网页、视频等进行展示。

提示:选题可围绕《乡土中国》中作者论证的“中国基层社会主要特征”来“考察”其在当今社会的变迁。

“不流动,聚居”——如《北漂青年的理想与选择》《大城小房还是小城大房?》

“生活不借助文字”——如《新农村文化建设调查报告》(可以针对一个村子的各年龄阶段受教育程度、图书馆建设、文化资源开发等展开调研);《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农村经济改革》(可以对一村的一项产业展开有针对性的调研)

“熟悉”——如《××小区邻里关系调查报告》。

“差序格局”——如《ⅹ×村家庭格局调查报告》《虚拟社群中的差序格局》。

“男女有别”——如《新时代乡村男女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长老统治”——如《你的家里谁做主?》《新村官/居委会工作管理情况调查报告》《新农村普法教育调查报告》。

2.研讨实施路径和方法。

3.制订评价标准。

通过学习学者陈述学术见解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特点,师生一起确定“研究报告”评价基本标准。

主题价值

逻辑

语言

优秀

选题有价值

中心突出,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证恰切

准确、较严谨

合格

选题符合主题

观点明确,逻辑较清晰,论证基理

明白、通顺

不合格

选题偏离主题

观点不清楚或逻辑混乱,论证不当

语意欠清晰

设计意图

结合第四单元设计调查问卷和撰写研究报告的方法教师可以在问卷设计和报告写作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包括:选题原因、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过程、主要结论或发现。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实践调查研究并凝练研究成果的过程,发展语言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2.进一步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实用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分小组汇报以“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为主题(应有副标题,突出本小组的具体选题)的研究成果(每组不超过7分钟)

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示例:

1.从选题上讲,有的小组不能围绕中国基层社会的“变迁”立题。“变迁”。即事物变化转移的过程,研究“变迁”要体现出事物“原本”和“变化”的对比。比如学生只是展现了某小区、某村的居民生活现状,或者只是就身边的生活事例谈感受,没有体现对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