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_2教案.doc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1地球上的水_2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2/NUMPAGES2

地球上的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的种类、分布、水循环及水与生命的关系等内容,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难点

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过程及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96.53%

冰川冰68.69%

1.水陆地淡水2.53%其他水体……

地下淡水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a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练习:根据图,写出图示有关过程的名称。

______;③_____;④___。

b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资料: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

讨论:地球表面分布了那么多水,为什么还会出现水危机现象?

出现水危机的可能原因:

1.淡水资源有限。

地球上虽然有丰富的水,但96.53%是不能饮用的海水,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而绝大部分淡水是目前无法利用的冰川和深层地下水。当今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其储量约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a.淡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

b.人类的生产发展过快,消耗大量水

c.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

小结:

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和分布

1.水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水的分布:海洋、大气、生物体、陆地(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等)

3.水体分类:分类1: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分类2:淡水、咸水

4.水的比例

二、水与生命

1.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成分之一

2.水参与地球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不同环境下的生物,对水的适应能力不同

三、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

成因: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途径: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教学反思:

水是自然界最重要的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虽然地球上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能直接饮用的谈水资源却很少,所以,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树立节水的观念。

文档评论(0)

2002wx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