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小便频数。石室秘录,消渴,合治汤,引火升阴汤.pdf

秦伯未小便频数。石室秘录,消渴,合治汤,引火升阴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伯未小便频数。石室秘录,消渴,合治汤,引火升阴汤

秦伯未

小便频数

366.小便频数

小便频数,伴见口干舌燥,饮不解渴,大便如常者为“上消”证;

饮一溲一,甚至小便无度,尿量多于饮量,或溲下如膏油者,为“下

消”证,统称“消渴”。前人分消渴为上、中、下三消,上消古病名。

消消

为渴之一。乃渴之一。乃渴病偏于上焦心肺,以饮水多而饮食、小便相对偏

少的症候属肺热,用天花粉散,下消属肾阴虚,用加减地黄丸。但在

本病燥热与阴虚往往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热愈盛,热愈盛则阴愈虚,

故《临证指南医案》上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

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这里说明消渴热象多生于燥,不宜苦寒直

折以伐生气。同时,上消也有寒证,由于水不化气,《内经》所谓:

“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在下消证也有因阳虚而

不能滋其化源,故《金匮要略》上说:“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

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上消和下消能转变为“肺痿”、“手

足偏废”和痈疽等,因而成方较多,如黄芪竹叶汤、生津饮、藕汁膏因而成方较多,如黄芪竹叶汤、生津饮、藕汁膏

饮、元菟丸、双补丸等,可按具体病情加减选用。

一般病证和老年人出现小便频数,为肾虚证之一。

小儿夏季小溲频数,或低热不退,为感受暑气,热蕴膀胱,用鸡

苏散泡代茶饮。

妇人小溲频数,量少窘急,腹部觉胀,多因肝气郁结,不能疏泄,

宜舒气微利,不可止涩,用造遥散加车前子。

天花粉散天花粉、生地、麦冬、葛根、五味子、甘草、粳米

天花粉散天花粉散

处方天花粉生地麦冬干葛各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粳米100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治心移热于肺,肺热化燥,发为上消,渴

饮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温开水送下,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类证治裁》卷四

天花散

别名天华散(《寿世保元》卷五)、玉泉散(《古今医鉴》卷

十)。

处方天花粉生干地黄各生干地黄各30克葛根麦门冬(去心)五味子各15

克甘草7.5克

制法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粳米100粒,水煎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七

加减地黄丸加减地黄丸熟地、山药、山萸、丹皮、五味子、百药煎

肾气丸熟地山萸山药附子肉桂泽泻茯苓丹皮

黄芪竹叶汤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生地、麦冬、川芎、茯

苓、甘草、石膏,竹叶

生津饮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当归、五味子、瓜蒌、天花

粉、甘草、麻仁

藕汁膏饮藕汁膏饮人乳、生地汁、藕汁各一盏,黄连五钱、天花粉一两,

研末同熬,再加姜汁、白蜜为膏。

元菟丸菟丝子、五味子、茯苓、莲肉、山药

双补丸鹿角胶、人参、茯苓、苡仁、熟地、苁蓉、木瓜、五味

子、菟丝子、覆盆子、当归、石斛、黄芪、沉香、泽泻、麝香、

鸡苏散滑石、甘草、薄荷

逍遥散柴胡、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薄荷、姜

石室秘录,内伤门石室秘录,内伤门

消渴之症,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故治消渴故治消渴

之法,以治肾为主,不必问其上中下之消也。吾有一方最奇,名合治合治

汤。熟地三两,山茱萸二两,麦冬二两,车前子五钱,元参一两,水熟地三两,山茱萸二两,麦冬二两,车前子五钱,元参一两,水

煎服。日日饮之,三消自愈。此方补肾而加清火之味,似乎有肾火者。此方补肾而加清火之味,似乎有肾火者

宜之,不知消症非火不成也,我补水而少去火,以分消水湿之气,则

火从膀胱而出,而真气仍存,所以消症易平也,又何必加桂、附之多

事哉。

惟久消之后,下体寒冷之甚者,本方加肉桂二钱,亦附应异常。

倘不遵吾分两,妄意增减,亦速之死而已,安望其有生哉。

消渴之症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皆肾水之不足也。倘用泻火止渴

之药,愈消其阴,必至更助其火,有渴甚而死者矣。治法必须补肾中

之水,水足而火自消。然而此火非实火也,实火可以寒消,虚火必须然而此火非实火也,实火可以寒消,虚火必须

火引,又须补肾中之火,火温于命门,下热而上热顿除矣。方用火引,又须补肾中之火,火温于命门,下热而上热顿除矣。方用引火引火

升阴汤升阴汤。元参二两,肉桂二钱,山茱萸四钱,熟地一两,麦冬一两,

北五味子二钱,巴戟天五

文档评论(0)

kxg50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