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20 城市干岛效应【解析版】.docxVIP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20 城市干岛效应【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20城市干岛效应

城市干岛效应

下图为郑州市市区与近郊空气相对湿度差的日变化曲线。由于城市的主体为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份补给。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城市热岛效应是受多种因素所控制的,系统天气状况是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土地利用构成,其中建筑率和绿地率关系重大;取样日期、地点的不同,对调查结果有一定影响。

图26郑州市市区与近郊空气相对湿度差的日变化曲线

【配套题目练习】

一、单选题

(2023高一下·浙江·期中)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化往往会加强“干岛效应”,主要原因是(???)

A.下渗增加 B.降水减少 C.地表径流减少 D.蒸发减少

2.缓解城市“干岛效应”的有效途径有(???)

A.使用室内空气加湿器 B.增加绿化用地

C.引导市区的人口外迁 D.拓宽城市道路

【答案】1.D2.B

【解析】1.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下渗少,A错误;干岛效应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分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分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故形成干岛不是因为降水减少,B错误;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C错误;水随着地表径流快速流走,蒸发少,D正确;故选D。

2.使用室内空气加湿器,仅对于室内生活,不对室外,A错误;绿化面积增加,蒸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加,B正确;人口外迁,对“干岛”没有影响,C错误;拓宽城市道路,导致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增加,更加干旱,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城市干岛”是伴随城市化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城区空气的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时间内,某地空气中所含水汽量与该气温条件下饱和水汽量的百分比。饱和水汽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小于郊区时形成,一年四季都存在。云南C市是座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其城市干岛强度的季节变化明显,近年来总体呈增强趋势。下图示意云南省C市城市干岛强度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云南省C市夏季干岛效应最强的主要原因是城区夏季(???)

A.蒸发量较大 B.近地面空气中水汽不足

C.降水量较小 D.土壤和植被吸收水分多

4.近年来C市城市干岛效应呈增强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建成区面积扩大 B.城市化速度快

C.植被覆盖率降低 D.热岛效应增强

【答案】3.B4.B

【分析】3.夏季的气温最高,空气的饱和水汽含量最大。相较于其他季节,夏季虽然降水最多,但相对于郊区,由于城区的主体为连片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水大部分形成径流经管道迅速排走,缺乏郊区天然地面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此城区近地面的空气难以像郊区一样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汽补给,蒸发到空气中的水汽不足,加上热岛效应,相对湿度明显低于郊区,干岛效应最强,B正确;城市的蒸发量较小,A错误;城市与郊区的降水量基本一致,C错误;城市土壤和植被吸收的水分少,D错误。所以选B。

4.受城乡间经济差异大的影响,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化速度较快,导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植被覆盖率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进而导致城区的气温明显高于郊区、饱和水汽含量增大,但空气中水分的实际含量相对较低,使城市干岛效应增强,ACD错误,B正确。所以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饱和水汽压大于郊区;城市道路硬化,降水多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走,下渗较少,土壤中水分较少,可供蒸发的水量较少,空气中水分的实际含量相对较低。综上分析导致城市相对湿度较低,出现干岛效应。

比湿是指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与包含水汽在内的空气质量的比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大气中所含水汽的状况。受气温、降水、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比湿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若城区比湿低于郊区称为“城市干岛”,反之则为“城市湿岛”。下图示意2008-2012年北京夏季和冬季平均比湿空间水平分布(单位:g/kg;方框分别为北京二环路和四环路;阴影为地形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地(???)

A.夏季城区主要表现为“干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