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科融合中强化主旨.doc

在学科融合中强化主旨.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学科融合中强化主旨

跨学科教学是跨界教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将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联动与交互的教学形态。实施跨学科教学应以所教学科为本,以其他学科为辅,以学科融合促进素养提升为目标。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树立跨界意识,基于所教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打通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壁垒,巧妙建立学科联动与交互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科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以学科联动与交互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形态。跨学科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科知识学习与应用的领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笔者以五年级下册《梅花魂》的教学为例谈谈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科学知识助力文本教学

《梅花魂》的情感载体是梅花,学生如果不了解梅花独特的生长习性,不理解梅花的象征意义,不建立梅花生长习性与其象征意义的关联,要想从文本中提炼出梅花的“魂”,只能从文本中找出诸如“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之类的词语。显然,这样的理解是浅层次的。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将科学知识融入文本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梅花之“魂”,笔者授课前请科学课教师提供了梅的生长习性等资料。教学时,笔者先请学生回顾科学课中学习的蔷薇科植物名称。稍加回忆,学生即答出“蔷薇、月季、桃、梨、杏、梅”等。笔者乘机提问:“你们知道梅的生长习性吗?”大部分学生能答出“耐寒、冬天开花”等答案,至于梅的其他习性,学生则知之甚少。于是,笔者为学生呈现了梅的生长习性等知识:梅属蔷薇目蔷薇科,原产于中国,在中国南方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最适合在年平均气温15℃~23℃的环境中生长,但它可耐-25℃~-10℃的低温,对土壤要求很低,既耐瘠薄又耐严寒,寿命可长达千年。

学生阅读这些内容后,笔者出示了三个问题支架:梅的种植历史说明了什么?梅能在-25℃~-10℃的低温中开花,说明了什么?梅的寿命长达千年说明了什么?经过合作学习和笔者的适时点拨,学生明确:梅的种植历史说明了梅与梅花可以代表中国,或代表中国人的某种精神;梅能在-25℃~-10℃的低温中开花,说明梅不惧风欺雪压,“最有品格、最有骨气”,体现了它凌霜傲雪的品性,文本题目的“魂”与文中的“秉性”不谋而合;梅的寿命长达千年说明梅的精神能够一代又一代地影响中国人,这是梅花之“魂”的另一种表现。

在科学知识的加持下,学生再读文本,对梅花之所以象征品格、骨气、气节就有了直观而切实的认知。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还由梅及梅花的象征意义联想到梅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等。

二、历史知识助力文本教学

俗话说“文史哲,不分家”,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这里的“文”可指语文,“史”即为历史。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历史人物、背景、事件等,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梅花魂》共写了三件和梅花有关的事情,在叙述第二件事时,外祖父说“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不肯低头折节”。小学生受认知和理解能力所限,很难理解抽象的“气节”“折节”,对有气节的历史人物了解得也不是很多。基于此,笔者教学时引入了体现民族气节的人物,如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的陶渊明,历经九死一生而不改抗元斗志、最终从容就义的文天祥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介绍,学生基本理解了“气节”的含义,即为坚持理想和正义而不屈服的操守。为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外祖父的话,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历史人物苏武“不肯低头折节”的资料: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者苏武被单于羁押,叛徒卫律先威逼苏武投降,后以富贵、官位利诱他,但都被苏武痛骂出去,单于便把苏武囚禁在冰冷的地窖中,不再给他提供食物,苏武就雪吞毡,宁死不降;单于把苏武送到荒凉的北海牧羊,没有食物时,苏武只能抓野鼠吃,单于又派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来劝降,也被苏武严词拒绝。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外祖父的话设计了3个问题:①苏武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或欺凌?②苏武为什么不投降匈奴?③请用外祖父的原话概括苏武的人物形象。经过同桌互学,学生对3个问题做出如下回答:①苏武经历了威逼、利诱、寒冷、饥饿四种苦难;②苏武是汉朝使者,他个人代表了汉王朝,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尊严高于个人生死;③有气节,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这样教学,学生对外祖父的话有了深刻理解:梅花不惧严寒,不畏风雪,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花;有气节的中华儿女也具备和梅花一样的秉性;在外祖父心中,梅花就是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虽然他漂泊海外,但身为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

三、音乐知识助力文本教学

从植物属性角度看,梅花象征了中华民族精神;从山河角度看,长江、黄河、泰山、黄山等名山大川可代表整个中国;从建筑角度看,万里长城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基于此,听母亲说要回国时,作者情不自禁地想到“哦!祖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