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pdfVIP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期

4

第卷第期黄山学院学报Vo1.14,NO.4

144

年月JournalofHuangshanUniversityAug.2012

2012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保护与传承

王丹彤,王二杰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实现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文化对经济贡

献的软实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同时,非物质文化也在亦步亦趋地向前发展,但因其本身传承方

式的局限性和囿于传统的发展惯性,以及各种外在消极因素的存在,其传播发展力不从心的状况日渐凸显。

不可否认,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全球网络传播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造成了巨大冲击,从而导

致许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丧失。但是,我们更要高瞻远瞩,积极研究网络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

承领域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G112A1672-447X201204-0045-05

态也能够得以很好很安定地生存与发展;安定繁荣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背景的社会经济为了不让自己流于空洞与肤浅,迫切地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同样繁荣的社会文化存在;在公

时代在进步,同时代的各种事物———理论、思正平等的前提下,非物质文化中生存空间狭窄且生

想、技术、生活方式、生活需求等等,一切也都以同存力相对较弱的个体单纯依靠自身不足以顺利传

幅度的步伐前进,处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各种文化的承,他们强烈寻求庇护。

革新是不自觉发生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

则充当了文化传承者不自觉进行“革新再传承”的无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全球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通

形助推力。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各种更高更快信、跨国广播电视等新技术、新媒介的发明和普及,

[1]196-202

更强的变化催生了民众接受接纳能力的快速性,而促成了一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系统,使人类

以影响力为生存食粮的文化之间的冲突逐渐变为跨入了全球网络时代。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实现和经

革新速度的竞争。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

“遗产”本身就是一个富含保护与包涵意味的强,文化对经济贡献的软实力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

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理念诞生于这样的普遍认可。非物质文化也在亦步亦趋地向前发

一种背景———政治稳定,社会大同;政治、经济、文展,但因其本身传承形式的局限性和囿于传统的发

化三者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被较为辩证地认清,一展惯性,以及各种外在消极因素的存在,其传承发

种文化形态不必去通过压制或毁灭另一种文化形展力不从心的状况日渐凸显。“尊重传统,沿袭传

收稿日期:

2012-05-2

文档评论(0)

为了知识而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只是改变命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