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经济类热点--生态保护--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1.贾谊《新书君道》载:“文王之泽下被禽兽,洽于鱼鳖,故禽兽鱼鳖,枚若枚乐,而况士民乎?”《汉书晁错传》记其上书:“德上及飞鸟,下至水虫草木诸产,皆被其泽。然后阴阳调,四时节,日月光,风雨时。”这说明秦汉时期
A.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 B.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C.政府强化了对山林河川的管理 D.经济活动的规范性得到了加强
2.周文王说:“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当时
A.形成了敬德保民的天命观
B.大自然已受到过度的开发
C.重视对小农经济的培植和保护
D.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西周有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战国有规定,“弃灰于道者断其手”。上述规定
A.体现了统治者仁爱之心 B.说明人与万物平等
C.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D.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4.据《逸周书·文传解》记载:周文王曾告诫儿子周武王,“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麝不卵,以成鸟兽之长。”这反映出
A.周初统治者秉持敬天保民 B.中国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分封制助推自然资源保护 D.周天子初步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唐玄宗在《将封泰山断屠诏》中指出:“自古明王,仁及万物。……天下诸州,并令断屠,及渔猎采捕”。《全唐文》中也有《对射猿判》《对断屠判》《对仲夏百姓弋猎判》以及《对畋猎三品判》等案件的判决。这说明了唐代
A.官方禁绝渔猎活动
B.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C.佛教观念渗入司法
D.儒家仁爱主张普及
6.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7.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8.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材料说明
A.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不断发生
C.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
D.清代的北京城环境污染极其严重
9.下表是古代帝王某些诏书布告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内容或主张。据此可知,当时的统治者
A.顺应社会发展,使得时令观念深入民心
B.重农抑商,关注民生爱惜民力
C.尊重自然规律,拥有朴素生态环保理念
D.节制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10.据统计,2012年全球大约1260万人由于环境原因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3%;2014年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在480~1270万吨之间;2016年全球只有70个国家发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铅涂料条例。这些问题表明(???)
A.全球治理的艰难竭蹶 B.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共识
C.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 D.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难以协调
11.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天然植被破坏过程示意图。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B.统治疆域不断扩大
C.经济的区域发展趋势
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12.下表是唐武德七年至开元二十九年(624年-741年)较大旱灾分布地区统计表
以上表明
A.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趋势日趋明显 B.旱灾的频繁加剧了北方动乱局势
C.北方过度开发的负面效应已显现 D.地理纬度的高低决定旱灾的频率
13.韩非子说:“殷之法,弃灰于公道(公道即街,街为众人所经之路,故称公道)者断其手。”这说明商代
A.法律制度完善 B.注重民众利益 C.平等观念较强 D.已有环保意识
14.《唐律疏议》载:“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由此可知,唐代
A.司法判决轻罪重罚
B.官方禁绝开发山林
C.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D.底层民众生存艰难
15.下表为《淮南子·时则训》中的相关记载,这从侧面反映出汉代()
月份
物候
时禁
孟春
蛰虫始振办,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17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18讲 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19讲 卤素的性质及提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0讲 硫及其氧化物(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1讲 必做实验提升(四)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1讲 硫酸 含硫物质的转化(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2讲 氮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和铵盐(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2讲 热点强化8 喷泉实验及拓展应用(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3讲 硝酸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含解析).ppt
-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课件第4章 第25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落实与拓展(含解析).ppt
- 10.1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 法律与生活.pptx
- 9.2把握适度原则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初中 语文】《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pptx
- 9.1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pptx
- 12.2.1 扇形图、条形图和折线图(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2024).pptx
- 18《文言文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pptx
-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pptx
- 17《壶口瀑布》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制定大学生个人计划安排(28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