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pptx

9.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2.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感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当历史的尘烟逐渐散去,文学的苍穹依然星光璀璨,掀开她绮丽的帷幕,一个女子的身影在宋代词坛上逐渐清晰,熠熠生辉。她浅吟低唱“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深沉叹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她人比黄花瘦,孤灯下冷冷清清,将满腔心事赋予了文字,成就了自己乱世美神的嘉誉!她就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她的《声声慢》,聆听她欲说还休的愁绪……;写作背景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这时她不但连续经历了国家败亡,远离故乡,丧失丈夫的灾祸,并且,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还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她晚年的处境极其凄惨,心境极其恶劣。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李清照,字,号,南宋女词人,作品集。

词风格清新婉丽,是派的代表。;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题目解说;层次结构;主旨归纳;赏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乍暖还寒时候”,秋天应该是乍寒还暖,而为何这里是乍暖还寒?

银柏先生的解释,这是写一天的早晨,早晨八九点钟,太阳出来了,驱散了寒意,有一点暖意,这是乍暖,但是还会寒下去,说明这是早上的时候。

古人早上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喝点酒,即卯时喝一点卯酒,这叫“扶头卯酒”,用以驱寒。

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

大雁是从北方的故乡来的,思乡,思故土之情溢于言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意象:忠贞爱情

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这一句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虽为化用,但是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充满天衣无缝之趣味。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了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景物含愁,一笔一划,处处皆是愁!;上片:

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

下片:

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鉴赏与讨论;动作;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风;雁;黄花;梧桐;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当堂练习;2.选出下面对联中,不是写宋代词人的一项()

A.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过桥下,闻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B.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C.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D.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