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3.3 汽化和液化(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物态变化(解析版)

课时3.3汽化和液化

2022年课程标准

物理素养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物理观念:汽化和液化,沸腾和蒸发,沸点,液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科学思维: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科学探究: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问题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空气后用绳把袋口扎紧,然后放入开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开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在整个过程中,酒精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挤瘪的塑料袋受热后膨胀,降温后重新变瘪。这是因为,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玻璃板上水,一段时间后不见了;涂在手臂上的酒精,过一会就不见了。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水烧开从壶嘴冒出“白气”;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

易错提醒

看得见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水蒸气是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在平时我们看得到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雪糕周围的“白气”,其实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凡是看得见的“白气”都是液态水。

知识点二、汽化

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属于蒸发;壶里的水烧开了,属于沸腾。

1.沸腾

沸腾的概念: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实验器材和装置图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硬纸板、停表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水的状态

未沸腾

沸腾

实验现象

(1)沸腾前,烧杯底部有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并发出里面的水蒸气,如图乙所示。

甲乙

(2)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水不再沸腾

分析与论证

(1)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2)由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水沸腾前,不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某一温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达水面破裂,这说明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3)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结论

(1)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交流与评估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目的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实验时,烧杯内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太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或在很短时间内水杯烧开,导致实验观察时间太短;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用温水进行实验;②用适量的水进行实验;③调大酒精灯的火焰,并用外焰加热;④在烧杯上加带小孔的盖子,以减少热量损失;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烧杯底或石棉网还有余热;

(5)实验时,由于大气压的影响,测出水的沸点可能不是100℃。

3.沸点

(1)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2)小资料—一些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

液体

沸点/oC

液体

沸点/oC

液态铁

2750

酒精

7

文档评论(0)

182****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