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态变化(原卷版)
课时3.3汽化和液化
2022年课程标准
物理素养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物理观念:汽化和液化,沸腾和蒸发,沸点,液化的两种方式,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科学思维:能通过实验,用图像描述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知道沸腾图像的物理含义,进一步体会图像在探究物理规律中的作用。
科学探究: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识点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的概念
问题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塑料袋挤瘪,排出空气后用绳把袋口扎紧,然后放入开水中。你会看到什么变化?从开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又有什么变化?在整个过程中,酒精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挤瘪的塑料袋受热后膨胀,降温后重新变瘪。这是因为,塑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气态酒精,降温后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如洒在玻璃板上水,一段时间后不见了;涂在手臂上的酒精,过一会就不见了。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如水烧开从壶嘴冒出“白气”;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
易错提醒
看得见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水蒸气是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在平时我们看得到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雪糕周围的“白气”,其实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大量悬浮在空中的小水滴。凡是看得见的“白气”都是液态水。
知识点二、汽化
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属于蒸发;壶里的水烧开了,属于沸腾。
1.沸腾
沸腾的概念: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提出问题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水的内部又是怎样的呢?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怎么样?
实验器材和装置图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火柴、硬纸板、停表等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发生的变化: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撤掉酒精灯,停止对烧杯加热,观察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水的状态
未沸腾
沸腾
实验现象
(1)沸腾前,烧杯底部有气泡产生,且温度越高,气泡越多,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如图甲所示。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到达水面时破裂,并发出里面的水蒸气,如图乙所示。
甲乙
(2)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水不再沸腾
分析与论证
(1)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2)由实验现象和图像可知,水沸腾前,不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某一温度时,水开始沸腾,水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达水面破裂,这说明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3)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不变。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水的沸腾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结论
(1)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交流与评估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目的使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实验时,烧杯内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太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或在很短时间内水杯烧开,导致实验观察时间太短;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用温水进行实验;②用适量的水进行实验;③调大酒精灯的火焰,并用外焰加热;④在烧杯上加带小孔的盖子,以减少热量损失;
(4)撤掉酒精灯后,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烧杯底或石棉网还有余热;
(5)实验时,由于大气压的影响,测出水的沸点可能不是100℃。
3.沸点
(1)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因此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区分不同的物质。
(2)小资料—一些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
液体
沸点/oC
液体
沸点/oC
液态铁
2750
酒精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 解直角三角形 单元教学设计.doc
- 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考点14 硫及其化合物(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考点15 氮及其化合物(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考点15 氮及其化合物(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考点17 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docx
- 考点17 氧化还原反应-(原卷版).docx
- 考点18 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考点18 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心考点精讲精练)-备战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考点18 金属钠、钠的氧化物-(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