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英文名称:GynecologyandObstetrics

课程编号:F045122341

学分:5

总学时/课内实践学时:90/24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开课单位: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

适应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课程简介

本大纲根据全国统编的《妇产科学》(第九版)教书内容制定,为本科生该学科教学的指导性纲要,按照本校五年制教学计划,本学科为90学时,理论课66学时,实习、见习床旁教学为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三级要求,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于理论课讲授,亦为实习课及考试重点。第二级是熟悉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第三级为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授,但不在考试范围内。为适应现代化科学的迅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及时补充介绍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甚至修订教材内容,大纲后所附书目供教学参考。总之,通过提出学科要求,明确立场态度,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对讨论社会中出现的常见热点医疗现象,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初步的职业规划与指导,建立学生的学科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二、课程目标

1.强化妇产科伦理教育,注重科学思维方法训练和科学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妇产科学是根据妇女一生各期生殖系统的变化以及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临床医学学科。应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和优生。

3.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的规律,诊治方法及妇女保健,计划生育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妇产科和其他临床学科的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让学生学会变通应对,时刻谨记关爱患者,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妇产科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1所示: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1:

掌握妇产科学基本专业知识理论及概念,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1

毕业要求2:

掌握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并有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2

毕业要求3:

熟悉妇女妊娠、分娩、产褥全过程,并能够对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心理及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如妊娠生理、妊娠诊断、产前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胎儿及新生儿等,应具备初步临床思维能力。

2

毕业要求4:

熟悉非妊娠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改变并掌握初步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如生殖器官炎症、女性生殖器肿瘤、生殖内分泌疾病(异常子宫出血、闭经)、女性生殖器官损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等。

2

毕业要求5:

掌握计划生育适应症、并发症及禁忌症。

3

毕业要求6:

了解生殖医学研究及进展。

3

毕业要求7:

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

毕业要求8: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理解并遵守临床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在临床上能够与同行及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教学安排

表2:课程教学安排表

教学内容

思政元素

课堂教学学时

实验/实践教学学时

学时小计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外生殖器第二节内生殖器

第三节血管、淋巴及神经第四节骨盆第五节骨盆底第六节临近器官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医学观

2

2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一节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第二节月经和月经期的临床表现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第四节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第五节月经周期的调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医学观

2

2

第四章妊娠生理第一节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第二节胚胎、胎儿发育特征及胎儿生理特点第三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第四节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直面困难,自强自信

2

2

第五章妊娠诊断第一节早期妊娠的诊断第二节中晚期妊娠的诊断

第三节胎姿势、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2

2

第六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第一节产前检查第二节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第三节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第四节产科合理用药第五节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注重保健及健康咨询

2

2

第八章妊娠并发症

发症第一节自然流产第二节异位妊娠第八章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第七节早产第八节过期妊娠

4

4

8

第九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第一节心脏病第二节糖尿病第三节病毒性肝炎

2

2

第十章胎儿异常第三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