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精选】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优秀教案
本单元教材第一次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
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
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
的体会并不多。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如:分
类的思想与方法。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的题目:“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
第5,从后数明明排第3,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
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集合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经常运用到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
的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1课时集合
【教学导航】
教材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圈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
习习惯。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重叠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1
课件。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老师先给大家出一道脑筋急转弯: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每
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猜测各种可能性,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不公布答案,
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
【探究新知】
1.想一想。
师:学校准备从每个班中选几名热爱运动的学生参加体育训练,为下学期的
校运动会做准备。下面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表格)
师: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
生:参加跳绳的有9人;参加踢毽的有8人。
师:那么,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几位同学?你会计算吗?
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17人,9+8=17(人)。可是,参加这两项比赛
的没有17人呀。我发现有的人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应该是一共有14人参加
了,算式是9+8-3=14(人)。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有人说一共是14人呢?为什么要减去3呢?
生:因为有3个人重复了。
生:因为这3个人既参加了跳绳,又参加了踢毽。
生:因为跳绳的9人里面有这3个人,踢毽的8人里面也有这3个人,所以
计算的时候就不能是9+8=17(人),还应该减去3人,所以是9+8-3=14(人)。
生:因为9+8就把这3个人重复算了,也就是多算了一遍,所以要减掉3
人。
师:同学们的发言真是精彩,报名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14人。
2
2.站一站。
师:为了能使同学们更方便地看清楚,我们把这个过程演示一遍,请班里的
14名同学分别对应地替代其中一人,自己选一个替代的对象吧。
班内的14名学生分别选定自己要替代的人。
师:请报名参加跳绳的同学站到讲台的左边,报名参加踢毽的同学站到讲台
的右边。
“参与报名”的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
师:杨明、刘红、李芳你们怎么还不站好呀?
生:不知道站哪边。
师:哦?为什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生:因为他们两项比赛都参加了,站左边不行,站右边也不行。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他们应该怎么站比较好?
生:站中间。
三位同学都站到了讲台的中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学案分析 .pdf
- 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加减法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pdf
-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猜数游戏》教案 北师大版 .pdf
- 一年级全册完整数学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pdf
-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6和7的分与合-苏教版 .pdf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汉语拼音10 ao ou iu 人教部编版 .pdf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48的分与合丨苏教版 .pdf
-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4课时 猜数游戏 北.pdf
- 一年级5432加几教案 .pdf
-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准备课第1课时数一数教案新人教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