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COURSECODE)
306BZ002
课程名称(COURSETITLE)
政治学原理
课程性质(COURSE?CHARACTER)
学科必修课
学分(CREDIT)
3
周时(WEEKS)
16
学时(CONTACTHOURS)
48理论课时
先修课程(PRE-COURSE)
无
课程负责人(COURSECOORDINATOR)
适用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课程简介:
???《政治学原理》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必修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是研究关于人类政治现象产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对象主要包括阶级与国家的起源、权力、国家机构、政治民主、政党与政党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发展、国际政治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科学认识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立场与观点,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系统掌握政治与政治学基本原理以及研究方法与路径。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和掌握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政治与政治学、国家、政府、政党、政治民主、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意识形态、政治发展、政治制度化的一系列概念。
2.系统掌握政治与政治学基本原理以及研究方法与路径。
3.联系中国实际,增强分析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中国政治民主与政治发展、利益集团中国政治文化建设、中国政治制度化等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4.增强对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当代中国意识形态、中国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体制、政治参与等现实问题的评判能力。
5.提升对于中国政治民主与西方政治民主的鉴别能力。
6.提高对政治术语系统表达能力,熟练运用政治学原理认知当前中国热点政治问题。?
?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
目标1
课程
目标2
课程
目标3
课程
目标4
课程
目标5
课程
目标6
毕业
要求1
毕业要求指标点1
?
?
M
H
?
L
毕业要求指标点2
?
H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3
?
?
?
?
H
?
毕业要求指标点4
?
?
?
?
?
M
毕业
要求2
毕业要求指标点1
?
?
?
H
?
H
毕业要求指标点2
?
H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3
?
?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4
H
?
?
?
?
?
毕业要求指标点5
?
?
?
?
?
H
毕业
要求3
毕业要求指标点1
?
?
?
H
?
?
毕业要求指标点2
?
?
?
?
M
?
毕业
要求4
毕业要求指标点1
L
?
H
?
?
?
?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知识单元
对应课程目标
知识点
预期学习成效
实现环节
学时
1.政治与政治学
课程目标1、2、6
1.政治的内涵
2.政治学学科的一般性问题
3.政治学的发展历史
1.能够掌握政治学的书中指定概念,理解各类政治定义方法;
2.了解政治学学科的一般性问题和政治学发展的大致历史。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解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结合政治学的发展历史论证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科学性。
2.政治学研究途径与方法
课程目标1、2
1.行为主义的分析途径
2.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途径
3.制度主义研究途径
4.政治系统论的分析途径
1.能够把握行为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概念;
2.掌握政治系统论的分析路径;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的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3.国家
课程目标1、2、4
1.国家的起源与结构
2.现代民族国家
3.国家的未来
4.中国现代国家建设
1.掌握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国家的概念,了解其他的国家的定义内容;
2.掌握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涵;
3.联系实际分析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具体问题。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讲解国家形成的过程;结合十九中五中全会精神阐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4.政府
课程目标1、2、4
1.政府概说
2.立法机关
3.行政机关
4.司法机关
1.掌握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政府概念,了解政府的其他定义方式及其正误两个方面
2、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运行机制、活动原则。
1.课堂教学
理论
3学时
课程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主要思想;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比较社会主义政府与以往政府的本质不同
5.政党
课程目标1、2、3、5
1.政党的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