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B05
备案号:54497-2017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managementonbacterialblightdiseaseofsoybean
2017-05-08发布2017-06-08实施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22/T262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民、张佳环、陈长卿、陈喜凤、王晓梅、杨巍、王雪、谷岩。
1
DB22/T2622—2017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害识别、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soybeanbacterialblight
由假单胞菌属丁香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glycinea)侵染大豆地上部引起的细菌性病害。
3.2
菌脓bacterialooze
病菌从发病部位溢出的细菌粘液。
注:干燥后呈白色有光泽的膜,易脱落。
3.3
晕圈halo
病原细菌侵染大豆植株后,在病斑周围形成的大小不同的褪绿区域。
4病害识别
4.1幼苗期
4.1.1子叶发病表现为病斑中央褐色,周围褪绿,呈水浸状(参见附录A中图A.1)。
4.1.2真叶和三出复叶发病表现为多角形水浸斑或褐色坏死斑,周围出现褪绿晕圈。
4.2成株期
4.2.1侵染部位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茎、叶柄、豆荚和籽粒。
2
DB22/T2622—2017
4.2.2发病症状叶片
.1最初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呈褪绿色(参见附录A中图A.2)。
.2后转变为黄色、深褐色至黑色多角形或不规则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在湿度大时病叶背后常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形成有光泽的膜(参见附录A中图A.3)。
.3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病叶呈破碎状,造成下部叶片早期脱落(参见附录A中图A.4)。茎及叶柄
茎及叶柄受害形成黑褐色水渍状的条状条斑。
荚
荚受害初呈红褐色小点,逐渐变成黑褐色斑点,多发生于豆荚的合缝处(参见附录A中图A.5)。
籽粒
籽粒上形成不规则油浸状浅褐色至褐色斑点,病斑表面有一层菌膜(参见附录A中图A.6)。
5防治原则
以选育和利用抗(耐)病品种等农业防治为主,加强栽培管理为重点,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用药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6防治措施
6.1农业措施
6.1.1品种
选择抗(耐)病品种,避免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实行品种合理搭配与轮换种植。
选用无病留种田的种子。播前应该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外观完整,种皮色正且有光泽的种子,清除病粒、虫粒、草籽和土块等。种子处理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拌种。
6.1.2合理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合理轮作,重茬地块实行深翻。
6.1.3科学播种
播期、播深及密度应按照NY/T2159的规定执行。
6.1.4合理施肥
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合理施用微肥。
6.1.5清除病残体
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焚烧,并进行深翻,减少越冬菌源。
3
DB22/T2622—2017
6.2化学措施
6.2.1防治时期
结合气象条件和病情发展,在叶部病斑出现初期、豆荚和籽粒易感病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6.2.2施药要求
防治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应进行全田喷雾,使大豆植株正反面均匀着药。药后遇雨,应及时补喷。施药次数和间隔时间可根据药剂特性、病害发生程度、气象条件而定。
6.2.3药剂及用量
a)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T 2528-2016 球孢白僵菌桶混剂机械化防治玉米螟技术规程.docx
- DB22T 2529-2016 紫穗玉米花青素测定 分光光度法 .docx
- DB22T 2530-2016 玉米秸秆营养土水稻育秧技术操作规程.docx
- DB22T 2531-2016 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规程.docx
- DB22T 2532-2016 口腔正畸治疗中微螺钉种植体使用的操作规程 .docx
- DB22T 2533-2016 根管再治疗的质量控制规范.docx
- DB22T 2535-2016 西部地区夏季区域性干旱事件评估方法.docx
- DB22T 2536-2016 旅游气象指数 .docx
- DB22T 2539-2016 基本饱和泥炭水渗导性的测定方法.docx
- DB22T 2541-2016 泥炭中可溶养分提取方法.docx
- DB22T 2623.1-2017 黑木耳菌种区别性及真实性鉴定 第1部分:对峙培养法 .docx
- DB22T 2623.2-2017 黑木耳菌种区别性及真实性鉴定 第2部分:酯酶同工酶法 .docx
- DB22T 2642-2017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规划设计规程.docx
- DB22T 2643-2017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施工安装规程.docx
- DB22T 2644-2017 半干旱地区玉米膜下滴灌系统运行管护规程 .docx
- DB22T 2645-2017 生物降解塑料零售包装袋通用技术要求 .docx
- DB22T 2619-2017 吉林黑豆标准.docx
- DB22T 2646.4-2017 吉林省水利工程定额 第4部分: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 .docx
- DB22T 2647-2017 公路隧道太阳能供电LED照明系统设计施工指南.docx
- DB22T 2648-2017 公路工程应用LED显示屏指南 .docx
最近下载
-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pptx VIP
- 【高一】高中心理健康《1生涯拍卖会》 省级优质课.pptx VIP
- 【廉政党课】全面从严治党-抓好党风廉政建设.pptx VIP
- 17GL401 综合管廊热力管道敷设与安装.pptx VIP
- 病原微生物第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习题与答案.docx VIP
- 精益生产、精益工具与精益思想.ppt VIP
- 电子节温器工作原理及电子警察施工安装说明.doc VIP
- 第五讲贯通测量.pdf VIP
- xe82-2000午山风电场风机定检作业指导书一年3月15日部分内容改动.pdf VIP
- 任务一+感受物联网+课件-2025-2026学年陕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