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走”做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教学
摘要:编排在小学统编教材中的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有一定文学价值及人文内涵。它们以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其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诵读来理解文章大意,进而落实语文要素。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小古文的学习,应该合理设置课堂导入方式、注重激发兴趣、抓住核心要素进行文本解读,以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索适宜学生乐学、会学、活学、广学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要素合理兴趣思维品质
引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小古文,语言凝炼,论述精辟,承载着中华民族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记忆。统编教科书将小古文纳入教材之中,更加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编排在小学统编教材中的小古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有一定文学价值及人文内涵。它们以简短的叙事性文本为开端,逐渐上升到不仅有故事、还带有一定议论性的作品。如在小学四年级语文统编教材中就安排了《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等四篇小古文的阅读。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小古文的语言,初步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从中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小古文打下基础。
那么,小学小古文教什么?如何教?笔者初步梳理了统编教材小古文所处的册次、单元主题、课后习题后发现,小学小古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诵读来理解文章大意,进而落实语文要素。笔者认为,小学阶段小古文的学习,应该合理设置课堂导入方式、注重激发兴趣、抓住核心进行文本解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合理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生动、新颖的新课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视觉的冲击远胜于语言的感受,小学小古文大多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简短的叙事说理文章,导入式如能充分利用班班通等设备播放一些相关联的视频,学生就能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伯牙绝弦》时,为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课本中,用凄美的音乐烘托出课文中悲怆的情感;教学《自相矛盾》时,我先播放了舞台剧《自相矛盾》,让学生大致了解了故事的梗概,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学生就能立即进入学习状态。
2、设疑导入: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先向学生出示几句论语,带领学生读一读,使学生了解孔子的相关思想。之后提问学生太阳是大家每天都能见到的,你们对它产生过疑问吗?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的位置会发生变动吗?太阳是在早晨的时候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呢?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二、强化朗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古文和现代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怎么学习?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倡导:多读。只有多读才能感受小古文的音韵之美,只有多读才能丰富文言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加深文言理解。可见,学习小古文最好的方法就是读。
1、做好范读。《司马光》课后第一题就要求“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教师尽量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辅以表情动作,读出“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情况的危急和“儿得活”时欣喜释然的心情;教读《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教师的表情、语气既要表现出杨氏之子在长辈面前的“乖”,又要体现语言的“巧”,读出人物的聪慧。教师或学生的示范朗读可以缩短学生与小古文深对话的距离。
2、指导读准字音。小古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多音字、生僻字、通假字,在不理解字义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误读,所以初读小古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先自主尝试阅读,允许出错。即使读错,师生通过共同查阅资料进行修正,对字音字义加深理解。如《司马光》中“足跌没(mo)水中”的“没”儿得(de)活”的“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和意思,这需要教师特别强调。到了高年级,小古文愈发难读、难懂,如六年级下册《小古文二则》中《学弈》“为是其智弗若与”和《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两句都有“为”字,并且都读“wei”,但前者的意思是“因为”,后者则通“谓”,是“说”的意思。可见,读准字音和理解文意要相辅相成。
3、指导读通句子。正确标注停顿符号可以辅助学生文朗读和理解,如(司马光)中“光持石击破之”建能读得机械生硬,要读得音断气连,自然流畅。再如《杨氏之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因为“家禽”是常用语,学生开始大都会读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样断句就曲解了这句小古文本来的意思。教师就要抓住这些易停顿错的地方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读正确。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B-T 34590.8-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8部分:支持过程.pdf VIP
- HyperMesh软件2020版帮助文档.pdf VIP
- 东芝扶梯TE-S1 标准7K图.pdf
- 强化练八 系统分析(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专题八 系统分析 学案(含解析)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老年常见疾病预防与照护》精品课件——项目一 老年常见疾病的特点及照护.pptx
- 医学决定水平和危急值.pdf
- 湖北省十一校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强化练十四 结构设计(含解析) 2025届高中通用技术.DOCX VIP
- 2024年行政管理专科-大学语文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