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电阻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深化对电阻的认识,理解电阻定律,能用电阻定律来进行有关计算。
(2)理解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运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通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法研究——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究
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去开展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3)体会到实验探究和逻辑推理是相辅相成的,都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成功的积极情感,进一步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
(2)通过对不同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3)体验到实验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也体验到物理学的简洁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教学策略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教学策略:从学生设计定值电阻的角度出发,思考电阻与那些因素有关?引出
探究课题。结合课件,设置小台阶,有目的地引导设计实验,探究R与L的关系。
反思得到实验的理论依据是串联电路的特点,知识迁移、从并联电路特点出发,理
论探究R与S的关系,用数学方法整合实验结论,得出电阻定律,并加以理解。
2、教学难点及教学策略
难点:立足农村中学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引导学生优化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
教学策略:从控制变量的基本实验思想出发,结合多媒体课件,师生、生生合
作,设计实验,从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出发,抓住R、I、U三者关系,再次利用控制
变量法简化实验设计,通过优化实验,既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又为利用串联
电路特点理论探究R与L的关系,打下了基础。使后续理论探究过程显得并不突兀。
三、设计思路:
本课教材以电阻定律为载体,提供了一套实验探究方案和一套理论探究方案,
充分体现了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既要学习、理解电阻
定律和电阻率,更要突出探究过程,容量是很大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让学生体验
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得保证教学效率。对于这样一对矛盾,我采取了实验探究重方
法,理论探究重思维,课堂教学重过程,结合课件优化实验、分散难点的策略。在
让学生学习电阻定律基本知识的同时,感受实验的魅力和逻辑的力量,体现物理教
育在好奇求知、质疑创新、动手操作、逻辑思维等方面的价值导向。
本课总体设计思想是:从控制变量,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出发,体验实验探究的
思想方法。明确方法后,学生只动手实验探究R与L的定量关系,不需去多重复。
然后反思实验,由串联电路的特点逻辑推理验证实验探究的结果,进而拓展到利用
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论探究得到R与S的关系,得出ρ,总结出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理解电阻率与材料和温度的关系。在小结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练习。
四、教学资源:
1、实验仪器:电池组、电压表(2只)、带鳄鱼夹的导线(4根)、装有底座的
电阻丝(50cm、1根)、导线若干、电键(1只)、米尺(1把)、(以上器材可以每2-4
人一组)
2、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可供课件播放、实物投影。相关的自制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
课前创设:
在课间休息时,打出第1张PPT,创设这句话语带双
一种研究的前置氛围,也适当暗示了本关,既为课堂教
节课的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作一个很适当关注展示内学创设前置氛
好的铺垫。(PPT展示的内容如下:)容,围、暗示了教学
“疑问像电阻,是思考让它导通电流,内容,又体现了
导流光溢彩!”体会这句话的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