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单元复习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性概述】;观点一萨孟武先生说:“吾国中央官制,秦汉以后,无时不在变化之中,而其变化的特质则为天子的近臣转变为国家的大臣。天子畏帝权旁落,惧大臣窃命,欲收其权为己有,常用近臣以压制大臣。历时既久,近臣便夺取了大臣的职权,因之大臣乃退处于备员的地位,而近臣却渐次变为大臣。近臣一旦演变为大臣,天子又欲剥夺其权,而更信任其他近臣。这样,由近臣而大臣,演变不已,而吾国中央官制遂日益复杂起来。”

——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

机构沿革论略》;提炼作者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二秦代以降,皇权专制越来越走向强化,从汉到宋是皇权逐渐压倒相权的时代。北宋时候,皇权已经高度专制,明代以后则皇帝自兼丞相,合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为一,于是皇权专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秦代以后的两千年,中央集权程度也一步一步走向强化,行政区划本来是地方政府的施政区域,到了宋代以后,已转变为中央官员的施政分区,中央集权制此时也达到巅峰状态,因此元代以后,分裂局面已不再出现。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提炼作者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境材料:中国古代的政府实质上是皇帝之大家的管理机构,它不像现代政府是一个服务于社会和公民的管理机构。家国同构的古代政府只对皇帝负责,秦汉以后,各级地方政府就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他们没有自己自治的、独立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他们只奉命对地方进行治理。专制君主的权力地位受到社会条件的支持,朝代循环、形式变更,便成为这类专制政体难以被根本推翻的“替身”,而真正的专制依然可以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大行其道。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

独特类型及其特征》;问题:根据材料的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解答:论题:秦汉以来的政治??变根本上服务于君主专制。

论证:秦朝在中国历史上开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先河,秦朝建立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始终为维护专制皇权而服务,在皇帝制度中,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等特点充分体现了封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三公相互分权又相互掣肘的关系对巩固皇权起到推动作用。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虽然是相对完善的制度构建,但三省长官权力的独立与分散,宰相人数的增加,由独相向群相的转变,同样充分体现了政府机构为封建皇权服务的原则。

因此,自秦以来的中国古代政府运作机制的调整始终围绕着专制皇权的强化而展开,也逐步将专制皇权推上顶峰。;1.历史学家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指出:“官僚系统越完备,对君主个人的品德、才能要求就越低,君主也就愈表现为一个纯粹的权力符号,只靠他一人的血缘身份便可以推动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这表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

A.有利于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

B.有利于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

C.有利于密切君臣之间的关系

D.有利于巩固封建君主的地位;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僚制度弥补了君主执政能力的不足,保证了国家机器的运转,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故选A项;“社会治理”与题意不符,应为“国家治理”,排除B项;“密切君臣之间的关系”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这种制度下君主是一种权力符号,不涉及巩固君主地位,排除D项。;2.东汉末年以后,从曹操到司马家族、从宇文泰到杨坚,朝廷都是由丞相总领政务,兼录尚书事,皇帝身边没有中朝;隋唐整合以往制度,形成三省六部——中书门下体制。这一变化()

A.扩大了宰相任用范围 B.避免了权臣乱政

C.加剧了豪族干政局面 D.强化了君主专制

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君主专制,故选D项;宰相的任用范围指的是宰相的来源,而材料强调的是宰相的职权演变,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隋唐时期设立科举制,削弱了豪族干政的局面,排除C项。;3.针对四川易成为割据政权这一难题,宋代通过条条机制把地方权力分割开来,将其分为四路;元代则将陕西行省的所辖区域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使四川这一四塞之国失去北面一塞。元代的区划设计意在()

A.践行山川形便的原则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力

C.提高地方治理的效率

D.促进各地的交流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