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3》课程教学大纲.docx

《舞蹈3》课程教学大纲.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舞蹈3》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Dance(3)

学分:1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0学时,实践32学时

先修课程:舞蹈1.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授课对象:音乐学(师范)

教学单位:艺术学院

修读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舞蹈3》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师范)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音乐舞蹈教育工作基本能力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的舞蹈才能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主要学习中国民间民族舞蹈组合及剧目,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完成傣族、藏族、蒙族舞蹈初级部分内容的学习。

课程目标1: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学会将肢体语言与音乐融合体现,具有基本的空间方位感和宙美意识,了解舞蹈教育活动的育人方法,掌握中小学社团训练与管理的基本方法。

课程目标2: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舞蹈基础训练方法,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地域服饰特点,从而更好的掌握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特点,具备舞蹈专业技能。能够结合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等特征进行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课程目标3:培养学生舞蹈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养成初步的舞蹈合作学习习惯,在课程中养成基本的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意识。善于思考,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权重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6-2社团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参与组织舞蹈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课程目标1

M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3-2音乐技能:具备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能够结合音乐的体裁与风格等特征进行舞台表演,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

课程目标2

H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8-1合作学习:理解舞蹈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能够在舞蹈课程中进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课程目标3

M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基本要求及重、难点(含德育要求)

学时

教学方式

对应课程目标

1

傣族舞蹈组合(1)

(1)右脚旁点步面向2点,右手掌形放于下巴,左手掌形旁斜上位托掌。

(2)左脚旁点步面向8点,右手掌形提腕曲臂三道弯放于正上位,左手掌形提腕曲臂三道弯放于正下位。

(3)右脚旁点步面向2点,左手胯旁按掌,左手旁平位立掌。

(4)左脚旁点步面向8点,双手掌形头顶对腕。

(5)勾踢步:双脚交替勾脚踢臀部,快踢慢落。

1.教学要求:(1)理解傣族舞蹈文化,服饰、地域特点对其舞蹈动作的影响。

(2)掌握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特点。

掌握组合重难点,能动作规范,节奏准确,情绪饱满的完成整个组合。

2.教学重点:傣族舞姿与基本步伐。

3.教学难点:(1)注意舞姿的三道弯特性。

(2)勾踢步动作强调快踢慢落。

4

线上

线下

混合式教学

讲授

示范

练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2

傣族舞蹈组合(2)

(1)勾踢步:双脚交替勾脚踢臀部,快踢慢落。

(2)摆胯动律:左右摆胯动作,胯部经过下弧线。

(3)嘴形:大拇指与食指相捏,其它三指最大限度张开。

(4)掌形:四指并拢,拇指虎口打开,大拇指向里扣。

(5)交替踮步:右左脚依次往斜前方踮,当右脚再次落地的同时左脚瞬间勾抬。

1.教学要求:(1)理解傣族舞蹈文化,服饰、地域特点对其舞蹈动作的影响。

(2)掌握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特点。

(3)掌握组合重难点,能动作规范,节奏准确,情绪饱满的完成整个组合。

2.教学重点:傣族舞蹈风格特点练习。

3.教学难点:(1)慢板段落展现出傣族姑娘柔美的舞姿。

(2)快板段落展现出傣族姑娘活泼灵巧的感觉

6

线上

线下

混合式教学

讲授

示范

练习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3

藏族舞蹈组合(1)

(1)退踏步:右脚后撤半步,脚掌踏地,双手正上位,掌心相对,7点方向折腕,左倾头。左脚原地踏步。右脚踏落前,双手正上位,掌心相对,3点方向折腕,右倾头。(2)基本步:右脚抬至脚踝处,左脚跳踏,左手体前曲臂,右手体后曲臂,右倾头。保持颤膝踏步,右,左,右交替颤踏,双手经下弧线划至右手斜上位,左手旁平位。左脚踏地,保持手位,沉肘,左倾头,目视2点斜上方。保持颤膝踏步,左,右,左交替颤踏,双手落至第一拍手位。

(3)体前小撩袖:(以右为例)右脚重心,靠步颤膝,左手斜下位,右手曲臂体前划立圆,身体随动右倾头。

(4)体前大撩袖:(以右为例)右脚重心,靠步颤膝,左手旁平位,右手曲臂经体前划立圆至斜上位,身体随动,右倾头。

1.教学要求:(1)理解藏族舞蹈文化,服饰、地域特点对其舞蹈动作的影响。

(2)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律动特点。

(3)掌握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