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14.专题探究《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名著复习——14.专题探究《经典常谈》知识清单+内容解读+专题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常谈》解读+练习

14.专题探究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1.专题一: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2.专题二:我向大家介绍经典

3.专题三:读经典的意义4.专题探究真题演练

专题一: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

1.专题要求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传统文化经典。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比如《论语》或李白、杜甫的诗,先精读《经典常谈》中的内容,再选读相关经典中你比较熟悉的部分,看看朱自清所谈的对你更好地理解经典有哪些帮助,并向同学们谈该你对经典的新认识。

2.探究示例

(1)总说:

示例一:(思想认识)提倡诵读经典,并不是想把我们培养成文坛大家,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文化学者,而是希望经典中的那些真善美,那些仁义敦厚的秉性,高达明远的智慧,那些坚韧无畏的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能够感染每一个人,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把标杆,学习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示例二:(写作技法)《经典常谈》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全书一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启示我们,要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杜绝无病呻吟;要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真实的表述,不能一味堆砌辞藻。

(2)分说

示例一:《说文解字第一》,阅读后我了解文字的起源、汉字造字和用字的“六书”条例,汉字书体的演变过程等。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就会根据造字规律判断字形,避免写错别字;了解汉字书体的演变可以积累欣赏书法艺术的经验。

示例二:《周易第二》,阅读后我了解了八卦的名称及含义,八卦在民间有何神通之处,以及《易》的演变过程。这样我们就知道民间流传的《周易》有巫术的成分,而作为儒家的经典,却体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

示例三:《尚书第三》,我阅读后了解了《尚书》的书名含义、《尚书》的发展历程、关于《尚书》的“今古文之争”等。这样我们可以知道《尚书》原先宣扬的是“鬼治主义”,用上帝和先祖来威慑臣民;但儒家用它来宣扬的是“德治主义”,强调道德人性的重要性。

示例四:《诗经第四》,我阅读后知道了《诗经》的来源、《诗经》的内容特色、《诗经》的发展历程以及《诗经》在古代社会的功能作用,这样就可以找到阅读《诗经》的正确门径。比如解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名句中包含着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有教化作用;读诗要关注诗的开端,因为“兴”的手法蕴含着政教的寓意。

示例五:阅读《四书》内容,了解到了古有大学小学,小学是教的是洒扫进退的规矩,大学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阅读《史记》内容,了解到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冷峻历史眼光和良史态度、人类演进的历史、历史政坛上的风云。

示例六:我在阅读《诸子第十》的时候结合我们学过的诸子百家的历史,以及《论语》相关的内容,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朱自清说孔子是第一个开门授徒的人,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是第一个将学术民众化的人。孔子为了维护日渐崩坏的礼制,推广教育,使得许多平民百姓都能上学,这令我感动不已。同时,我也要珍惜现在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示例七:读了《经典常谈》中《文》第十三,既能知晓中国文章从上古“卜辞”到清代“桐城派”的发展脉络,还能懂得各类文体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同时,能够在阅读中掌握“解”“传”“注”“传奇”等大量的文学常识。

专题二:我向大家介绍经典

1.专题要求

朱自清谦称《经典常谈》中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并没有自已的观点。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说法介绍给读者,也能显示出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功底。选择《经典常谈》中的一篇深人研读,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记下重要的事实、主要的观点和自己的心得。根据读书笔记,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研读的经典。

2.探究示例

(1)主要观点

《〈说文解字〉第一》

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

《〈周易〉第二》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

《〈尚书〉第三》

《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

《〈诗经〉第四》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三礼第五》

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