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读名家随笔悟读书真谛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群文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随笔的特点,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整合随笔的知识点,掌握随笔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感知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3.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鉴赏重点语句,品析文章的语言及表达的艺术性。
4.研究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理解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随笔的相关知识,品析文章的语言,从中领悟《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的写作风格。
难点:感知作者对读书、图书馆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的赞美、崇敬观点。理解读书对人生的意义。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把握基础知识了解文章内容
导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俄罗斯俗语说,“与其无教养,不如莫生育”。这从正反面说明了教养对人的重要性。然而,想要获得真正的教养就得读书,读经典著作。读什么样的书?最好去哪里读书呢?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王佐良的《上图书馆》回答了我们。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也说:“如果天堂存在的话,那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让我们走进黑塞和王佐良的作品,品读书之乐,悟人生之道。
学习任务
预习任务:1.预习课文,自由诵读,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2.搜集整理作者的相关知识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3.搜集整理随笔的相关知识。
学习任务一:知人论世,明晰背景
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预习成果:作者资料、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黑塞
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年7月2日~1962年8月9日),德国作家,诗人。出生在德国,1919年迁居瑞士,1923年46岁入瑞士籍。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寿85岁。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在轮下》《悉达多》《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他的文学作品多以小市民日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流露了同时代人的某些绝望情绪,被德国诗人雨果·巴尔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位骑士”。
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著名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著有英文专著《约翰·韦伯斯特的文学声誉》《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译著《彭斯选集》等;论文集《风格和风格的背后》;文化随笔集《心智的风景线》;中译英话剧《雷雨》(曹禺著)。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2.写作背景
(1)《读书:目的和前提》
1912年,黑塞定居瑞士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毫无疑问是破坏人类的。黑塞热爱自然,享受孤独,安于质朴的物质生活。战争使黑塞深深地进入到对人性的思索与研究之中,他力图同时从知识与修养两个角度来分析探讨人生,通过学习和修炼,启迪更多深受困境的心灵,实现灵魂与人格的自我完善,于是他写出了许多研究人生的著作,本文便是其中的代表作。本文节选自《黑塞说书》,由“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武能先生翻译,曾刊载于1990年第4期《读书》杂志,文章标题为编者加著。黑塞在文中指出,阅读是获取教养的主要途径。他赞扬了读书的意义,劝告人们应该用心研究经典作品,从阅读中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提高自身素质。黑塞受我国老庄思想的影响较大,因此文章能够笔随心走,有着心理的深度反映、哲理的深刻探索。
(2)《上图书馆》
王佐良在武昌就读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随后南迁,进入西南联大,193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作者在文中主要记叙了这段生活的读书经历。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伟大的回忆录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王佐良先生受到她的启发,写下此文。遵循时间顺序,按照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梳理自己在不同阶段、不同地方的读书选择、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及收获,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阐明了读书可以提高人们理性认知水平的道理。意在引导青年人充分利用图书馆,发现读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习任务二:透析文体把握特点
1.小组派代表展示搜集到的随笔知识。
2.根据随笔资料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创作者
所属体裁
发源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赤壁赋》 《登泰山记》联读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赤壁赋》 《登泰山记》联读分层作业(原卷版) .docx
-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分层作业)原卷版 .docx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联读(分层作业)(答案附后版).docx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联读(分层作业)(学生版).docx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联读(分层作业).docx
- 《劝学》《师说》联读 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劝学》《师说》联读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群文阅读(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