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造口置管术后并发症概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造口置管术后并发症概述

鼓膜造口术置管术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耳科手术之一,因此,鼓膜造口术对幼儿的健康和医

学经济学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需要仔细这些手术的术后护理和并发症,以便这些患病儿童能

快速恢复以及减少其他意外情况。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或发育迟缓的儿童也会以较高的速率

进行插管,主要由于儿童进行手术的门槛较低,因此语言延迟或耳朵长期不适的风险更高。

此外,患有颅面畸形的儿童,如腭裂或21-三体,更容易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炎

的发展,随后鼓膜造口、置管术率增加。通过鼓膜切开术和插入一个保持在原位几周的直的

窄聚乙烯管成功让中耳通气。鼓膜造口术用于控制与中耳积液(MEE)相关的传导性听力损

失,控制复发性急性中耳炎(AOM),并且由于鼓膜(TM)的收缩袋而预防获得性胆脂瘤。

考虑的因素:

管放置在控制中耳疾病中的功效与未治疗或预防性抗生素,反复AOM的身体不适和医疗并发

症。在无管儿童的快速语音获取期间,与MEE相关的听力损失可能产生的长期不良影响。由

于其他原因(例如,腭裂,唐氏综合症,自闭症)儿童是否有语言,语言或学习问题的风险。

其中一些患者可能会从早期放置鼓膜造口术中获益。

两种一般类型的鼓膜造口术:

短期试管(索环管):用于保留在鼓膜(TM)中4至18个月,内外表面都有凸缘,两侧跨

越耳膜并将管固定到位。

长期管(T形管):用于在TM中保留超过15个月,轴长而无法放入中耳。这些管道经常需

要主动移除。

术后护理:

一旦放置管子以确保管子功能正常,听力损失得到纠正,潜在的并发症得到正确诊断和管理,

就需要与门诊临床医生一起对耳鼻喉科手术医生同病儿家属沟通。制定的随访时间表应与护

理人员沟通。还应对看护人员进行有关可能需要额外评估和管理的并发症表现的教育。对所

有患有鼓膜造口术的儿童进行定期和及时的随访对于获得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最初的术

后随访应由耳鼻喉科医生在放置管后4周内进行,以验证管的通畅性和功能状态。无论孩子

的表现如何,随后的治疗、检查都会与耳鼻喉科医生或儿科医生一起安排,间隔4到6个月。

耳鼻喉科随访应该继续,直到鼓膜(TM)愈合,正常的咽鼓管功能和正常听力已经建立。

并发症:

尽管鼓膜造口、置管术放置的严重并发症并不常见,但早期发现和管理对于降低长期发病率

是必要的。

1.鼓室硬化症:

耳镜检查显示TM上的白斑。气动耳镜可以表现出移动性降低或不存在,斑块坚固并包含在

鼓的中间层中,不像胆脂瘤,它是柔软的并且占据中耳空间。触诊或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微

镜检查可能是区分这些疾病必须要进行的检查。

2.胆脂瘤:

胆脂瘤是中耳内的脱屑上皮的积累,可能生长包裹听小骨并导致传导性听力丧失和听骨链的

破坏。鼓膜造口术的放置可能对复发性AOM患儿的胆脂瘤形成具有总体保护作用,因为获得

性胆脂瘤是复发性AOM的并发症。

3.获得性胆脂瘤:

获得性胆脂瘤也可能是鼓膜造口术放置的并发症,与短期试管相比,长期置管可增加胆脂瘤

形成的风险。接受鼓膜造口术插入的儿童发生胆脂瘤与接受多次鼓膜造口术插入的儿童相比,

胆脂瘤风险增加。如果鳞状碎片开始在深口或窄口收缩袋中收集并且材料的出口被阻塞,则

肉芽组织和继发感染随之发生。扩大收集可能导致听骨链,乳突气囊和外耳道的侵蚀。

总之,进行此项手术后一定需要患儿、医生、家长互相配合,制定好复诊的计划,以利于患

儿的恢复。

文档评论(0)

zhaolubin203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