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线索,整体感知课文。(重点)
2.感知父亲“背影”这一形象,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重点)
3.体会文中真挚的父子之情,感受父爱的伟大。(难点)
一、知作者、明背景
1.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
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
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朱自清是“文
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素朴缜密,意境隽永,语言洗练,文笔
清丽。散文代表作品有《春》《荷塘月色》《绿》《背影》《匆匆》
《你我》,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等。
2.写作背景
1917年冬天,作者的祖母去世,当时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作者的父亲朱鸿钧也被解
除了职务。朱鸿钧没有积蓄,两手空空,还欠下五百元外债,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
件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的噩耗,便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
回扬州奔丧。到了扬州,父亲将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又当了一件狐皮袍,才还上欠债。又借钱
办了丧事。办完丧事后,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
父子二人在浦口车站惜别。本文写于1925年,当时作者在清华
大学任教。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
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第1页共16页.
于是,作者想起了8年前父亲在浦口车站为自己送别的那一幕,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3.理清父子关系
1915年,朱自清父亲包办朱自清婚姻,朱自清有怨言。
父子关系开始生隙。
1916年,朱自清上北大后自作主张改“朱自华”为“朱
自清”,父亲很生气。
1917年,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顿。朱自清二弟几乎失学。《背影》的故事
就发生在这一年。
1921年,朱自清北大毕业参加工作,父亲为了缓解家庭经济紧张私自扣留了朱自清工资。父
子发生剧烈矛盾。朱自清离家出走。
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朱自清只能怅然离开。父子开始长达多年的
冷战。
1925年,朱自清父亲写信给儿子: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
1928年,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父子冷战解冻。
1945年,朱自清父亲去世。
4.相关故事
朱自清宁死不领救济粮
1948年6月,“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美国官员“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
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朱自清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在《抗议美国扶日
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援面粉。同年8月,朱自清因
患严重的胃病,不幸逝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用颤抖的手抓住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
地说:“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美国面粉。”这
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气节。
朱自清的气节和骨气,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
道:“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
第2页共16页.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
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文体知识
记叙性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性散文。其叙事较完整,人物形象鲜明,
景物描写中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根据该类散文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在叙事中倾注真挚的感情是记事散
文叙事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刻画为中心。它偏重表现人
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另外,记叙性散文中还包括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游记性散
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等,都在记游范围。
总特点: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西南18J112 墙标准图集.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树立正确三观:从庞众望的成长看青春担当》主题班会课件.ppt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docx
- 2025电力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白皮书.docx VIP
- 《运动神经元病》课件.pptx VIP
- 肾上腺皮质腺瘤护理查房.pptx VIP
- 药物制剂生产实训(初级)课件 2-2 PPT:人员卫生管理.pptx
- 三年(2023-2025)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选择题(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件.pptx VIP
- 5_1_名雅化工不饱和聚脂树脂腻子(原子灰)MSDS.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