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大数据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样态
教育的数字化发展激发了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生根发芽”,其中,大数据技术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高速的数据处理和多样的数据类型,已成为基础教育评价的一股核心力量。基础教育评价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时代特征,必然会受到教育评价理念、方式和技术的影响。大数据催生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样态,使基础教育评价从“经验为凭”走向“数据驱动”,从“质”“量”组合走向“质”“量”融合,从“兵来将挡”走向“未雨绸缪”。
一、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历经的“三个时代”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基础教育评价活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欧美国家凭借其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优势,率先将电话、电视、广播等远程传播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后传入我国[1];随后,现代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使教育技术逐渐独立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前,大数据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正对基础教育行业产生着深刻影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已经迎来它的“第三个时代”(图1)。
在传统时代,受限于技术条件,教育评价者须深入“一线”,采用访谈和测验等手段,获取评价对象的数据,形成量化评价,再根据自身经验对评价对象开展质性评价,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这种以线下交互为主的评价方式,难以保证充足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评价者的主观经验占比过大,这对评价者的资质与综合素质提出了高要求。[2]另外,传统的基础教育评价过程繁琐,如何高效收集、批量处理评价数据,都是难题。然而,它并非“一无是处”。正是由于它足够贴近评价对象,从而能获取到更多感性因素:被评价者的情绪、情感、习惯与偏好等。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评价对象大多是未成年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观察他们的情感变化很重要。这些反馈对改进评价方式有很大帮助。而这却是工具与技术难以做到的。因此,即便是发展至今,传统基础教育评价的线下交互方式仍然被保留,作为大数据评价的“矫正”手段。
随着电脑技术、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基础教育评价迎来了更为便捷的时代。评价者通过操作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了评价数据的可视化、多样化与精细化。[3]数据的存储不再占用大量空间。然而,“便捷”仅仅是针对操作过程而言,评价的内容、形式甚至理念相较于传统时代,并无深刻的改革,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工具的便利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却并未提高评价的质量。究其根本,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教育评价带来的仅是方式的改进和过程的优化,并未掀起一场内涵式的变革,传统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被保留到“便捷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这轮改革,虽然没能使基础教育评价彻底摆脱评价质量参差不齐、评价结果客观性不足等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来的“绝对依赖线下交互”转变成了“线上辅助线下”的状态,进一步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当代,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基础教育评价结果综合了各类关系与要素:横向层面包括过程性数据、更为充实的日常数据等,纵向层面包括个人的进步与发展、“校企家社”?各方面的评价等。庞大的数据库不仅能够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而且在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与改革中,还具有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这种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的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的工作表现、学校的教学质量等等,从而为评价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更好地发现和解决问题。[4]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教育中的规律和趋势,为教育改革提供更加科学、有力的依据。此外,庞大的数据库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广泛的共享。从“便捷时代”到“数智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不再单纯作为工具参与到基础教育评价中,而是作为一种理念和素养,根植于教育评价的内涵。
二、大数据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新样态
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大数据时代基础教育评价者不再局限于教师或院校,而是延伸到了师生之间、“校企家社”与中小学生之间等复杂的网络式格局;评价对象也不再只是学生,凡是参与教育活动的主体都是评价对象;评价方式更加科学而全面,大数据带来的参考资源是科学、多元而整合的。大数据的评价已经深刻融入日常基础教育,使得基础教育评价呈现出新样态(图2)。
(一)新内涵:从“经验为凭”到“数据驱动”
?在传统基础教育评价阶段,评价者往往被赋予“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形象。即使受限于技术,人们也想让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经验带来的往往是质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主观性。在教育研究方法中,基于经验的教育改革属于一种实践研究,需要长年的实践检验,需要在政策、方法路径和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规划实践路径,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优化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教学一线,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学业情况的判定依赖于测验与个人经验。尽管量化的线下测验能保证一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