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应该如何生活: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ocxVIP

人应该如何生活: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应该如何生活: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的文本分析

“人应该如何生活”是伦理学等学科的主题之一,也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关切。在这个价值多元的世界,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对此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回答。但没有标准答案并不意味着每一种答案都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没有人会拒绝过善好的生活。有鉴于此,探求“人应该如何生活”是有意义且必要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载体,强调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旨在指导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不仅论述了“何谓好生活”的相关知识,还对“如何过好生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那么,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呈现”了怎样的生活样态?这种生活样态反映了怎样的生活观?这种生活观如何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人应该如何生活”的思考与研究

“人应该如何生活”不仅是西方古典哲学关注的问题,也是古典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世界经典著作《理想国》(译作《王制》)除了探讨“何为好的城邦”,另一关键的目标是回答“人应该如何生活。”诚然,《理想国》的核心观点是“人应当正义地生活”。相应的,一个能满足人们正义生活需求的城邦才是正义(善)的。但就“何为正义”这一问题,大家意见不一。面对争议和“看似正确”,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只是进一步论证了正义本身就是善的,而且正义的生活是值得人追求的。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提到:“一个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人过的生活——这对人而言恰恰是最大的好。”易言之,在苏格拉底看来,人应该通过自我省察的方式过正义(善好)的生活。正义既是善好生活本身,又是善好生活的内容,省察则是善好的生活方式。

不同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一种理想的生活观念映照现实生活,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尽地讨论了如何过一种善(好)的生活,即如何生活得幸福?亚里士多德指出,“每种技艺与探索,与每种行动与选择”一样,都将‘善’作为根本目标。”同时,“幸福是人类最高善”。他区分了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沉思的生活。三者相较之下,亚里士多德认为沉思的生活是属人的最善(好)的生活。前两类生活都有外在的目的,而沉思的生活是人之生活的最高目的。人应该是理性的,沉思的生活是理性的人所特有的,人在沉思的生活中才能实现人的最高善。因此,沉思的生活是属人的最高善。在此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探究“如何才能生活得好?”他认为,如果人的一生都能合乎德性地去行动,就是善好的生活本身。他将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前者通过教导发生,需要经验和时间,后者生成于习惯。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境况》(德语译作《积极生活》)中同样回应了“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一问题。阿伦特批判性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善好生活的理解。她认同“人是政治动物”,也肯定沉思的生活对人的意义。但她不赞同亚里士多德将沉思生活视为最善好的生活这一观点。在她看来,沉思的生活属于少数人,而非所有人。阿伦特认为,政治生活才是属人的最高善。人的政治性意味着人是复数的——每个人都能提供新的视角,作出新的行动。而沉思的生活“否定”了人的多样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主张积极的生活应该是一种政治的生活。为了过一种政治的生活,她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人的价值。公共生活要求人在公共领域中合理地行动与言说,如此才能实现人的复数性。阿伦特的公共领域并不局限于社会、国家,而是放眼于世界。在《过去与未来》这本书中,阿伦特站在人类世界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等诸问题。在21世纪,任何发生在一国之内的事情,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同样有可能发生在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阿伦特认为,每个新降临的生命都带来了重振世界的可能性。

公共生活也是中国儒家关心的内容。中国作为伦理本位的国家,自古强调公共伦理之于公共生活的意义。公共伦理要求共同体中的每个人遵守规则和秩序,这顺应了人在公共生活中对规则和秩序的诉求。孔子将“礼”视为规范民众行为的标准,并强调道德引导的重要性。“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凸显了道德教化和礼治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可见,儒家倡导的公共生活观对个体内在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尤为重视公共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否定私人生活的存在与价值。儒家哲学除了关注社会公德,还重视个人私德。古希腊哲学同样强调“关心自己”。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处于共在的状态。此外,思想家们尤其强调人之生活的精神层面,这是人相较于一般生命体的超越性所在。但物质层面是人作为生命体的基本保障,亦不可弃舍。总而言之,只有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才能塑造一种属于人的完满生活。

二、研究的样本与分析方法

(一)样本选择

本研究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义务教育教材《道德与法治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各学科教育教学资料、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