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字时代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docx

数字时代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时代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要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产生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打破了各地域教学资源不均衡的局面,让各个地域的师生能够齐聚“云端”感受名师教学风采。但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信息技术更多的是以多媒体工具的形式存在于语文课堂上,未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如何促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是值得教师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笔者从内涵分析、路径探索、实践反思三个方面浅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思考与感悟。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内涵分析

在当下的很多语文课堂上,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层面。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使用视频或图片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示“春”的画面;学习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通过图片展示托尔斯泰的肖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诸如此类,教师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实质上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现代化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帮助自己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而未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呈现的内容或知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并没有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而被有效激发。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入,他们往往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等同于利用信息工具辅助教学,认为只要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就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其次,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因此,新课标倡导,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工具,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的融合应是深度而非简单的整合。这不仅指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还强调其与语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乃至评价体系等多维度的紧密耦合与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不应是课堂的点缀,更应与课程本身浑然一体,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上,学生应成为主动的、自我调控的学习者,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自由掌控学习进度,并在数字化的合作学习环境中,根据学习内容与同伴和教师互动交流,深化和创新知识。

那么,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深度融合呢?首先,语文课程资源变得更加多元与灵动,涵盖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包括课外拓展资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广泛建构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教材进行延展、升华和创新,使原本静态的教材知识跃然生动,转化为契合学生个体需求的学习内容。其次,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新的语文学习生态环境。这种学习生态环境旨在实现教与学的平衡——教师扮演重要的引导角色,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导航员和激励者,积极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学生则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独立思考与探究,有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它的核心特征表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与团队协作。这样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积极性与创新潜质,还能够有力地推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在深入理解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深度融合的理念后,笔者积极尝试探索适应此种融合的教学策略。

(一)基于WebQuest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

针对“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笔者采用WebQuest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改革。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Dodge)等人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其中,“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WebQuest教学方式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主题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网络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此次实践中,笔者运用“问卷星”对学情进行细致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笔者更为精准地了解了学生对于“孝亲敬老”这一主题的认知程度和情感态度。可以发现(如图1),班级学生对于“孝”的理解比较肤浅、片面;对于“孝亲敬老”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听父母的话、顺从父母的意愿等方面,对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以当下的眼光看待‘孝”这一话题,并围绕该话题设计了一系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