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语文园地三学习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总结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重点)
2.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重点)
3.学习把故事中简略的情节说具体的方法。(难点)
4.背诵古诗《乞巧》。(重点)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内容: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第二课时内容: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和日积月累
三、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一、交流平台
1.激趣导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两个优秀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读到好的故事就忍不住要分享给别人听,可是,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讲的故事可能别人已经听过了,怎样讲才能更生动、更吸引人呢?
2.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总结的好方法。
3.归纳小结。教师可根据学生交流,适时小结。
要点:以故事人物的口吻讲;大胆想象,增加合理情节;变换情节顺序。
4.启发思考。
(1)启发:经过这样的创作,故事听起来就更有新鲜感了。讲故事不照搬原文,就是创造性地复述。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呢?
要点:还可以续编故事,把次要的情节说简略等。
(2)引导:是不是无论怎么想象都可以呢?
供错要点:创造性复述中的想象要合理;语言要符合民间故事的特点。
5.尝试练习:分小组讲故事。先确定自己用什么方法来创造性复述,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互相评议。
6.组织评议: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其他同学专心听讲,然后参与评议。
学习活动二、词句段运用
1.体会意思相近的俗语和成语的不同表达效果。
(1)比较发现:先出示左边的词语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同一行的左右两个词意思相近。
(2)尝试表达:请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3)点拨启发: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又有什么发现?信
要点:每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是表达效果不一样。左边是俗语,多用于口语中,语言通俗、活泼,很有生活气息;右边的是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语言文雅、凝练。
(4)实践运用。
①出示俗语,让学生说一说对应的成语。
打破砂锅问到底——刨根问底
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鸡蛋碰石头——以卵击石
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
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
②试着用以上的俗语或成语说说句子。
(5)小结提升:在作文时,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说话人的身份来灵活使用俗语和成语。
2.结合范例,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1)聊一聊。
①提问:为了把民间故事讲得更生动、有吸引力,可以怎么做?
要点: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加人人物的对话、表情等,丰富故事的细节;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②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可展开合理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这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创造性复述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把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怎样才能说具体呢?我们来练一练。
(2)找一找。
①默读范例中的两段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两段话讲的都是《狼和小羊》的故事,但是第一段比较简略,第二段比较具体。
②提问:第二段是如何写具体的呢?学生圈画对比,全班交流。
要点:第二段加入了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
(3)练一练:把牛郎织女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加入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组员之间互相补充。
(4)评一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集体评议。
学习活动三、日积月累
1.游戏导入:根据风俗猜节日。
月儿圆,吃月饼——中秋节
放鞭炮,贴春联——春节
吃粽子,划龙舟——端午节
拜织女,对月穿针——七夕节
2.读一读:自读古诗,理解题目“乞巧”的意思。(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七夕,民间有这样的风俗:女孩会在庭院里向织女乞求有一双巧手。乞巧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中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3.说一说。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教师适时补充。
要点:林杰,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他自幼聪慧过人,传说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文章,还精于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两首诗,其中《乞巧》是描写七夕民间乞巧盛况的名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想象当天的情景。
重点理解:碧霄(青天)。
示例: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想一想: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果是你,你想乞求些什么呢?
适时补充唐朝诗人崔颢的诗句:“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七夕词》)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羊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16.47-2020 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中文版).pdf
-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排气控制系统PPT教学课件.ppt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国标 建筑图集 汇编 .docx VIP
- 完整唐诗300首可打印繁体书法练字.docx VIP
- 浙江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演示文稿.ppt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DB51T 2427-2017 公路彩色防滑路面设置规范.pdf VIP
- 6、第六单元习作:记一次游戏(技法+范文+素材)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统编版).docx VIP
- 2025年眼镜镜片行业白皮书独立市场研究.pptx
- 国开高级财务会计形考任务1-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