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19241917192119531928196419851991斯大林列宁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个人崇拜重工业手段强硬牺牲农民排斥市场政治集权
第二十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苏联改革及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的时间;2.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建设社会主义应结合国情,抵制外来不利因素,坚持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放首位;3.史料实证:根据史料概括苏联的发展及苏联改革的评价;4.历史解释:了解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史实,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5.家国情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录CONTENTS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发展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成就: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②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③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材料:1946年3月,苏联通过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计划要求首先恢复、发展重工业和铁路运输业,其次大量生产主要消费品,并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新建成6200个大企业,工业增长速度达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轻工业的生产只增加了22%,农业总产值恢复到1940年的99%,其中籽棉、甜菜、肉、蛋、奶的产量超过战前。5年中,国家3次降低日用工业品零售价格,在城市和工人区修建住宅1亿多平方米,在农村建房270万所。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二战后斯大林时期
(一)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发展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发展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2.问题:经济政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管理体制工业政策农业政策单一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权力高度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个人崇拜
(二)苏联的改革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角度改革措施政治农业工业外交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①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②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提出“三和路线”: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二)苏联的改革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赫鲁晓夫改革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农民越来越贫困,农村半崩溃。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国家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斯大林留下的难题斯大林体制弊端显露改革具有针对性、开创性,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苏联的改革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积极:①经济体制: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一些成效②农业: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③工业: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评价局限性: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二)苏联的改革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勃列
日涅夫1964-1982执政前期内容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继续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二)苏联的改革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直接(主要):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结果经济政治思想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实行“加速发展战略?”;承认企业经营自主权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件--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5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六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pptx
-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1.pptx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年高一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