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 议论文阅读(解析版).docx

专题19 议论文阅读(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9:议论文阅读(解析版)

【1-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东城区七上期末语文真题】阅读下面议论文段,完成各题。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形式的方面,不是实用的方面。换言之,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眼中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画,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相。

(《美与同情》节选,丰子恺文。有改动)

13.阅读选段,根据原文题目“美与同情”推测这两段文字论证的观点。(用一句话概括)

14.说出画线处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3.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因为他们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

14.示例:举例论证,论证了艺术家世界中一切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呈现。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能力。

结合“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句引出下文的话题。“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出了观点:艺术家世界中一切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呈现。

结合“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而徒事手指的刻画,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句可知,论述了艺术家必须要具备一种犹如大海般宽广深厚的同情心。

把这两点合为一句话,即可作为本题的答案。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

“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句中的“譬如”可知,使用了事例论证。把“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和“画家所见的”进行了对比,是对比认证。结合“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句可知,论证了艺术家世界中一切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呈现。

【2-2023-2024学年北京市延庆区七上期末语文真题】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小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1.根据选文内容,从【甲】【乙】中选择一句填入文中横线处,你认为哪句更好,并说明理由

【甲】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乙】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都很佩服他,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22.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每次班级值日的时候,小明总是借口自己有事或身体不舒服,逃避打扫卫生。请你结合上面《纪念白求恩》选文内容,写一段文字,对小明的行为进行劝说。

【答案】

21.示例一:甲用双重否定表肯定,起突出强调作用,表现了人们对白求恩的佩服和感动,突出了白求恩精神的伟大。

示例二:甲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比乙(一般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22.示例:小明,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文档评论(0)

qingteng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