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目标教学模式下应用题的教学》 论文.docx

《浅谈目标教学模式下应用题的教学》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目标教学模式下应用题的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应用题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它不仅能锻炼学生思维方式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培养小学生利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当各种信息编排到一道应用题中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创新型思维系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如此棘手的应用题,目标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解决应用题,虽然目标教学是教育领地上的旧识,但在教学实践中,使它形成新的基本模式,即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导学达标——达标测评。这种基本模式适合于不仅使用于数学,也适用于其他教学,体现出各科教学的共性但即使同一门学科,也有不同之处,即体现出个性。

关键词:应用题,系统,能力,创新,目标教学

在近几年来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教学必须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也就是在目标教学模式的指导下:适当增减环节,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数学中的应用题。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影响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对题目的概念认识模糊。如果题目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理解起来就易如反掌,如果题目与他们的生活相差甚远,即便数目很少,题意也很清晰,但学生理解起来依然很吃力,例如:“1千克黄豆可以做成3千克豆腐,18千克黄豆可以做成多少千克豆腐?”如今的小学生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导致错误的写成18÷3=6(千克)。对于反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题目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其中有规律,如:时间、路程、速度。然而学生在面对一些比较陌生的数量关系的题目时,在解答过程中就会感到吃力,无从下手,如:一件衣服第一次降价20%,第二次按降价后的价格又提价20%,问现在衣服的价格是涨了还是降了?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学生对算式(1-20%)×(1+20%)不理解,因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而此题却用乘法。

二是题目的叙述方式。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总是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主观臆断进行思考,如果题目的叙述方式和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不容易逆转,经常会利用自己已有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不喜欢结合上下文的联系分析数量关系,从而忽略题目中的“关键词”代替对数量关系的分析,尤其当某一种题目形出现频率比较高时,学生往往会把“关键词”与运算方法直接联系,见“多”便是加,见“少”便是减。

例如:(1)苹果7个,桃子比苹果多3个,桃子有多少个?

(2)苹果7个,苹果比桃子多2个,桃子有多少个?

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发现,想要让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技巧,教学时应该遵循儿童的思考方式和规律特点,考虑到应用题自身的独特结构,转换教学方法,化难为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应用题的不同结构特点以及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结合新的目标教学模式做出以下改善。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必须把重点放在由浅梳理上,将难变易,并得出以下新的数学达标规程:再现旧知,为目标搭桥——由浅疏理,将目标实现——异法求解,将目标深化——训练测试,使目标达成。

一、再现旧知,为目标搭桥

创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实现目标作准备,促进知识的迁移。数学上的知识总是连贯的,教学新的内容要以旧知为基础。如:笑笑收了17个玉米,淘气比笑笑多收了9个玉米,淘气收了多少个玉米?(不谈设未知数)。我们要教学这个例题,就要用到上一节学到的内容: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将这一旧知再现出来,一方面起到巩固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教学今天的内容,针对这一点提出下面两个问题:1.说出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解下面两道题A.()-3=15,B.18-()=4如果学生能很快做好这两道题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将今天的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认定。

二、由浅梳理,将目标实现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因为应用题不仅是小学数学的难点,也是重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分析与解决的能力尚在形成之初。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由浅梳理”的方法。即:“读、“找”、“析”、“抓”、“寻”五字原则。

读”就是认真仔细的读题目,先明白题目意思。可以教师读,也可让学生”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读对于理解大有好处,好多教师经常会草率的把题目过一遍,便去寻找题目中数量,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虽然这一/步是最容易的,但是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开始。因此,教师需要让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也就是仔细认真的多读几遍,读的过程中一边读一边思考。

更为重要的是读题时要锻炼学生做到不增加字、不漏掉字,更不能读错字,断错句。同时要让学生先学会慢慢地自主朗读,然后再小声慢读、默读,最后通过默读养成理解题意的习惯。”找”就是找出题中给出的数据和数量。如:跳绳比赛,笑笑跳了16下,淘气比笑笑多跳了3下,淘气跳了多少下?(本题中具体数据有16、3两个)。当然,有时给出数据的一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