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散文》练习:1.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Word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尧舜其犹病诸B.问知

C.举直错诸枉 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答案:A

解析:B项,知,通“智”,聪明、智慧。C项,错,通“措”,安排、安置。D项,乡,通“向”,先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克己复礼为仁②克终者盖寡

B.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②约我以礼

D.①举直错诸枉 ②举孝廉不行

答案:D

解析:A项,①动词,克制;②动词,能够。B项,①名词,方法;②名词,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C项,①形容词,贫困;②动词,约束。D项,①②两句中的“举”都是动词,选拔、推荐。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尧舜其犹病诸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B.不仁者远矣

C.己欲立而立人 D.仁者安仁

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病”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担忧、忧虑”。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公正的人;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D项,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实行仁”。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克己复礼为仁

A.问知。子曰:“知人。”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何谓也

D.舜有天下,选于众

答案:B

解析:例句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D项,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结于

B.请问其目 目:条目、详情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敏:敏锐、聪明

D.樊迟未达 达:明白、理解

答案:A

解析:A项,归:称许、赞许。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B.①

C.①

D.①

答案:B

解析:A项,①代词,代指“克己复礼”;②语气副词,表商榷。B项,①②都是连词,虽然。C项,①兼词,“之于”的合音;②形容词,各个。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参考答案:(1)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2)先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慧。

解析:(1)为,做;由,依靠。(2)乡,通“向”,先前;知,通“智”,聪明、智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导学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行:做、实践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施加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济:帮助、接济

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弘扬

答案:D

解析:D项,弘:广大。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②无求生以害仁

③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④任重而道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D

解析:①介词,凭借;②连词,用法相当于“而”;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并列。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参考答案:(1)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

(2)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以及仁义之人,不会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心无杂念,没有太多欲望,只专心用心的做一件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必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