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pdfVIP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第1页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因素、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所致;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让学生参加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等策略,

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心理学家指出:“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到学生中间去,做维

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自觉的健康生活,成为

健康的生活者,既为学习服务,又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生活的养成,使学生成为一

个充满自信的人。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小学生自身因素所致

小学时期,小学生之间的交往渴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扩大,但由于他们

阅历浅,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从而使他们的交往,往

往处于初级水平,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比如:人际关系焦虑就是因同学之间的矛盾没有及时得到正确处理而造成的暴力

对抗、恐惧症等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小学阶段个别学生很容易出现不合群、逆

反心理现象,进而导致离家出走、逃学,甚至绝望、自杀行为。

2.家庭教育的偏差

父母过度溺爱和放任,是导致小学生心理疾患的直接因素。如今的小学生大

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大多只注重让孩子高兴、满意,孩子成了

家庭中的“小皇帝”,父母任从孩子的摆布,百依百顺。逐渐养成了孩子“饭来

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致使孩子性格偏执,自私狭隘,甚至

产生对抗情绪。当家长的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往往就会使孩子感到

压抑和不满,进而使孩子产生疑惑、犹豫等心理疾患。

3.学校教育的误区

就目前的评价制度而言,学校和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追求升学率,考试成绩

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小学生面对“升学”及择校就读的原因,不

得不放弃自己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苦苦地追求考试分数。由于思想过度紧张、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第1页

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帮扶措施--第2页

精神过度疲劳,失去了“人身自由”,这就导致学生恐学、厌学心理,严重者情

绪失常、精神抑郁,出现个别学生离校出走或离家出走的逃学现象。

二、针对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帮扶措施

小学生正处于充满心理矛盾的时期,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认识模糊、

自我评价过高、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往往表现出情绪丰富、情感脆弱的幼稚状态,

心理年龄多数低于生理年龄,因而,稍遇挫折,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就会产生烦

恼和痛苦,所以,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引导和心理帮助,

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对症下药,排除心理障碍。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

为棘手,但是它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

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一般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消除逆反心理——沟通与交流。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

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行为往往表现为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

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处于“逆反期”的孩子通常对教育者

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越叛逆,

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对抗、不合群等病态性格,信念动摇、理想泯

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进一步发展还可

文档评论(0)

131****2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