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机械振动
学习目标
1.掌握描述振动的物理量和两种运动模型
2.掌握简谐运动的图像和表达式
3.掌握几种特殊振动形式
一、机械振动和简谐运动
1.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机械振动.中心位置
称为平衡位置.
2.简谐运动
(1)定义: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
(2)平衡位置: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3)回复力:
①定义:使物体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②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③来源:属于效果力,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简谐运动的特征:
1.受力特征: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满足,位移与回复力的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
速度与位移的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
2.运动特征:当、同向(即、F同向,也就是、反向)时,一定增大;当、反向(即、F反向,
也就是、同向)时,一定减小。当物体靠近平衡位置时,、、都减小,增大;当物体远离平衡
位置时,、、都增大,减小。
3.能量特征:对单摆和弹簧振子来说,振幅越大,能量越大,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机械能守恒。
4.周期性特征: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量等矢量都随时间做周期性
的变化,它们的周期就是简谐运动的周期。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也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其周期为。
5.对称性特征
1
(1)速率的对称性: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具有相等的速率。
(2)时间的对称性:物体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在振动过程中,物体通过任意两
点A、B间的位移的时间与逆向通过这两点间的位移的时间相等。
(3)加速度的对称性:物体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具有等大、反向的加速度。
3.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物理量定义意义
由平衡位置指向质点所在位置的描述质点振动中某时刻的位置相
位移
有向线段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
振幅描述振动的强弱和能量
离
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时
周期
间描述振动的快慢,两者互为倒数
振动物体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
频率
的次数
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
相位ωt+φ
的不同状态
4.简谐运动的两种模型
2
弹簧振子(水平)单摆
模型示意图
细线不可伸长、质量忽略、无空
条件忽略弹簧质量,无摩擦等阻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讲义(教师版).pdf
- 高三物理1匀变速直线运动-讲义(学生版).pdf
- 高三物理2相互作用力-讲义(教师版).pdf
- 高三物理2相互作用力-讲义(学生版).pdf
- 高三物理3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讲义(教师版).pdf
- 高三物理3受力分析与共点力平衡-讲义(学生版).pdf
- 高三物理4牛顿定律的应用(一)-讲义(教师版).pdf
- 高三物理4牛顿定律的应用(一)-讲义(学生版).pdf
- 高三物理5牛顿定律的应用(二)-讲义(教师版).pdf
- 高三物理5牛顿定律的应用(二)-讲义(学生版).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