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染色内镜的临床应用

目录

(一)染色内镜概述

(二)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

(三)染色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四)染色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

(五)染色内镜进展

(一)染色内镜概述

染色内镜也称色素内镜,系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染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的性活检。该法于1966年由日本学者Yamakawa倡立,至90年代后,在染料的选择、显色的生物学基础、临床应用价值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染色内镜概述内容

1.染色内镜检查的优点

2.染色内镜分类及原理

3.设备及方法

4.染色内镜偶有副作用

2.1.2对比染色染料沉积于黏膜凹陷处,与正常黏膜鲜明对比,使凹性病灶易于辨认,黏膜细胞不被染色,常用染料为靛胭脂,呈蓝色。

2.1.3反应染色法染料与黏膜上皮表面或内部物质起化学反应,显示颜色变化,常用者有:(1)酚红:酚红尿素溶液注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黏膜后,HP分解尿素,使局部PH升高,染料由黄变成红色;(2)刚果红:当黏膜表面PH<3时,染料由红色变为蓝黑色或黑色。

2.1.5双重染色法两种染料联合应用使之更全面、更清晰地反应颜色变化,常用者为刚果红-美蓝。除刚果红可将泌酸区染成蓝黑色,美蓝将肠化区染成蓝色外,双重染料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的白色褪色区,为早期胃癌的染色特点之一。

2.1.6其他荧光染色、光敏显示亦属广义色素内镜范畴,但其本身不能直接被肉眼识别,需复杂的专门设备。

2.2按染料导入途径分类口服法、直接喷洒法、注射法。

2.3按染色判定方法分类肉眼直视法、荧光法、光敏法。

3.设备及方法

3.1染料均为一般化验室常用试剂。理想的染料为:(1)无毒副作用;(2)显色快、清除容易;(3)显色清晰、对比明显;(4)配制、保存方便;(5)价廉。

3.2设备纤维、电子、放大内镜均可,后二者尤佳。喷洒染色可用一般冲洗管,OlympusPW-5L型喷洒管,不仅使染料喷洒更均匀,且可减少用量。

标记染色需黏膜注射针。

4.染色内镜偶有副作用:

靛胭脂因刺激α受体可引起血压升高,心动过速;Lugol碘偶可引起烧心、过敏性哮喘;标记染色的副作用0.22%,为过敏、局部脂肪坏死、炎性假瘤、结肠脓肿、局限性腹膜炎。

(二)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

常规胃镜只能观察到食管黏膜的色泽、斑块、烂、粗糙等表浅病变,不能观察其细微结构,对早期食管肿瘤与慢性炎症性病变不能鉴别。

碘溶液是一种可吸收染液,成熟的非角化的鳞状上皮中含有丰富的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的糖原,遇到碘呈棕褐色;食管癌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呈现淡染或不染;非典型增生灶的糖原含量减少,呈现不同程度的淡染。染色时正常食管黏膜上皮变成深色后逐渐褪色,但食管上皮发育不良或肿瘤组织、糜烂性食管炎的炎性鳞状上皮、非鳞状上皮(如柱状上皮)均不能良好染色。如出现不染色区/浅染色区,特别是在此区见到糜烂、斑块、粘膜粗糙、细小结节时,于此处取活组织极易发现早期食管癌。

(三)染色内镜诊断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是指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无论其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

对比染色:0.1%~0.5%靛胭脂,不需黏液清除剂,直接喷洒,显示蓝色凹陷部位。对平坦、平坦凹陷型早期胃癌诊断有帮助。

双重染色:刚果红-美蓝双重染色,先按美蓝染色法行染色,当其蓝染消退时,直接喷洒0.3%-0.5%刚果红。癌灶呈白色褪色斑,易辨认。用此法可将早期胃癌检出率由28.3%提高到88.9%,微小癌和平坦型癌由27.3%25提高到75%和83.3%。

肠上皮化生用美蓝染色,方法同前,肠化上皮呈蓝色,斑片状,色度中等,敏感性80%~90%,特异性89%~99%,如为均匀之深蓝色,应考虑恶变。

A.胃镜下见一浅表凹陷性早期胃癌(活检证实为高分化腺癌)

B.高频超声小探头(20MHs)显示肿瘤局限在黏膜层,第三层高回声完整(黏膜下层)

C.在注射生理盐水后内镜下见肿瘤隆起(可见电凝标记了病灶边缘)

D.内镜下高频电切肿瘤

(四)染色内镜诊断早期大肠癌

普通肠镜检查对大肠隆起性病变易于发现,但对扁平病变则易于遗漏。近几年来的研究认为,扁平病变的癌变潜能、恶性程度、黏膜下浸润能力及淋巴结转移率等均高于隆起性病变,己成为大肠癌研究的热点。色素内镜的临床应用,不仅有助于发现扁平及微小病变,而且还能在内镜下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及病灶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