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扣特色理文类知识,研真题探教考衔接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复习课程《登高》
教学目标
1.复习《登高》的文本特色,梳理律诗格律声韵、意象意境和情感交叠等方面的文类知识。
2.掌握律诗在格律声韵、意象意境和情感交叠方面的高考答题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登高》在格律声韵、意象意境和情感交叠方面的文本特色梳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
1.学习律诗在意象意境方面的高考答题策略。
教学过程
一、文本特色精讲
(一)讲究格律音韵
1.对仗工整
明代胡应麟《诗薮》中推崇杜甫《登高》一诗是“古今七律第一”,清代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
《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全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可以说是不仅做到了通体对仗,而且如行云流水,毫无斧凿之痕。
而且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起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2.叠字铿锵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滚滚”两个叠词的使用,使得诗句的音韵更加和谐,节奏感更强,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
具体来说,“萧萧”描绘了落叶纷飞的声音,使读者仿佛亲耳听到了风卷无边落叶的声音,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滚滚”则渲染出长江波涛汹涌、奔腾咆哮的气势,展现了长江一泻千里的壮观景象。?
宋代杨万里《诚斋诗话》:“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前一联蜂腰,后一联鹤膝。吴山民曰:次联势若大海奔涛,四叠字振起之。
3.读音推敲
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可否改用“落叶”?
“落叶”读音尖脆,“落木”读音沉重,读来深沉,而且“落木”的意象已经囊括“落叶”“摧枝”。叶落树还在,木落树已枯。树枝被急风吹折,夹着枯叶,萧萧而下,喻示着杜甫本人老病将死,突出的是一种绝望、肃杀的氛围。
所以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因此它能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
(二)意象营造意境
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前四句景,后四句情。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前四句写景,何等魄力。
首联共写了六个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风急——使人感到非常寒冷,天高——使人感到渺小孤单,猿啸哀——让人听了十分悲伤,渚清沙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低沉压抑的感觉,茫然失措、孤独无依。这些意象营造了三峡秋季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意境,融情于景,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
颔联则通过描写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勾画出了一幅更为广阔的长江秋景图。落叶萧萧而下,喻示着人老病将死,突出绝望肃杀的氛围;长江滚滚而去,以空间的无穷反衬生命的短暂,表达韶光易逝、年老迟暮的感慨。写景的同时,更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三)情感交错叠加
1.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些字眼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万里”和“百年”从空间与时间两个角度将作者的愁苦表现得格外深远。“常”“独”更加重了这种愁苦。诗人身受八重愁苦: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
颈联两句诗人直抒胸臆,情感交错叠加,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2.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既是个人,也是国家。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王国维:“《登高》一诗,阅罢尤觉‘悲愁’铺天盖地,无一景不如此,无一语不如此,顿觉无处遁逃之感。”
二、文类知识梳理
格律音韵
律诗(包括排律)中间两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每一联的最后一个字(第二、四、六、八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下册:13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docx
 - 小学语文统编版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 (3).docx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组合数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九年级上册:Unit2 Colors Grammar.docx
 -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教学设计 (1).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 (1).docx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据的波动程度.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版八年级下:复习课Module6.docx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docx
 - 小学美术湘美版二年级上册14. 自画像.docx
 
- 初中英语外研社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4 Planes, ships and trains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红烛教学设计.docx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2a—2e-教学设计.docx
 - 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UNIT2HEALTHYLIFESTYLE5.UsingLanguage(2)ReadingandWriting.docx
 -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生活中的民族纹样.doc
 - 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