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儿园中大班-科学-为什么会地震-教案.doc

幼儿园中大班-科学-为什么会地震-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什么会地震

中/大班科学

活动目标

初步感知地震所带来的灾害,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

初步了解板块间的挤压与碰撞会引发地震。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地震》动画视频、“地震”组图;“地球”组图;“模拟挤压”组图。

材料准备:轻便的小桌子,书本、小积木(视班级幼儿数量,每2人发放一份)。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地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态及其所带来的灾害。

1.鼓励幼儿说一说对地震的了解。

——你们知道地震是什么吗?

——它可能会带来哪些破坏?

2.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的形态及带来的灾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是怎么说的吧。

——地震是什么?

——它产生了哪些破坏?引发了什么灾害?

小结:地震就像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大部分地震由于太小或距离太远,我们无法感受到,也不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只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较大的地震我们才会感受到,并且这些大地震还可能导致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火山喷发等灾害,危害生命安全。

出示组图“地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1.幼儿自由讨论地震发生的原因。

——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吗?

2.出示组图“地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产生的原因。

1)出示组图“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球表面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生活的地方。

——这是我们的地球,地球的表面是一层坚硬的岩石,我们人类、动物、植物都生活在地球的表面。

2)出示组图“地球-板块”,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挤压、碰撞产生的。

——地球的表面并不是一个整体,它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板块。

小结:平时,每个板块都在互相移动,但移动得非常缓慢,我们都感觉不到。板块的移动使板块之间产生挤压和碰撞,直到有一天板块被挤压得受不了了,地震就发生了。就像我们小朋友平时都相处得很好,突然有一天互相生气、打架了,就会造成伤害。

出示组图“模拟挤压”及材料“书本和积木”,模拟板块间挤压,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地震的产生。

1.邀请一位幼儿与教师共同在书本上搭积木。

——我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和我一起用积木在书本上搭房子。

2.模拟板块间的碰撞和挤压。

——我们把书本当作是两个不同的板块。两个板块慢慢移动,产生了碰撞和挤压,当板块被挤压得受不了时就会产生地震,房屋就倒塌了。

3.将幼儿两两分为一组,每组发放一份材料,鼓励幼儿模拟板块间的挤压与碰撞。

——现在请你们来试一试,用书本和积木模拟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吧。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科学探索区,投放书本、积木等材料,鼓励幼儿继续操作,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

2.在语言区,投放与地震相关的绘本、图片等,如绘本《地震》、《地震的秘密》,地震局发布的地震科普图片等,丰富幼儿对地震的了解。

日常活动

幼儿园定期组织地震安全疏散演练,帮助幼儿掌握地震逃生技能。

家园共育

请有条件的家长带领幼儿参观科技馆,进一步感知、了解地震以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附【小知识】

1.地震的成因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要了解地震的成因首先需要简单了解地球的构造。

地球的表面有一层坚硬的岩石圈,它最上面的部分叫做“地壳”,但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被划分为六大板块,分别为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不同板块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不一样,其结果是形成板块间的挤压与碰撞,这种挤压与碰撞就可能引起地震。简单地说,地震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与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而产生的。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球构造比较活跃的地带,其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地震、火山、张裂、错动、岩浆上升、板块俯冲等。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几乎都分布在板块的分界线附近。

2.地震序列分类

发生一次较强地震前后,震中及其附近往往会发生一系列地震,地震学家把这一系列地震称为一个地震序列,其中震级最大的称为主震,在主震前发生的地震叫做前震,在主震后发生的地震叫做余震。如果存在震级接近的两个最大地震时,称其为“双震”;如果震级接近的最大地震有三个或更多时,称其为“震群”。

地震序列分为以下几类:

主震型。主震型的最大特点是主震震级突出,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震级与最大前震、最大余震震级相差显著。主震型可进一步划分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两类;

双震型。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之差小于等于0.5的地震序列称为双震型。

震群型。震群型的最大特点是没有突出的主震,前震、余震和主震震级较接近,一般相差在1级以内。

孤立型。孤立型的最大特点是前震和余震少而小,且与主震震级相差极大。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