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统编版小学语文《落花生》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认读并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如“亩、播、浇”等。通过对字词的学习,掌握正确的书写笔顺和字形结构,理解字词在课文语境中的含义。例如“亩”字,让学生了解其作为土地面积单位的含义,以及在描述花生种植土地面积时的用法。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文中表达主题思想的重点段落,如父亲谈论花生品格的部分。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正确地把握节奏、语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修辞手法,如对比手法的运用。像课文中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对比,理解这种对比是如何突出花生默默奉献这一特点的。
1.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例如,在分角色朗读家庭讨论花生的段落时,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人物的观点和态度。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如“花生的品格有哪些?这些品格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例如,让学生联想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从而更好地理解花生所代表的品质。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花生默默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对花生这种品质的敬佩之情。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做人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只追求外表的体面而没有实际价值的人。
2.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尤其是那些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例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句话的含义,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
-体会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通过对课文中描写花生生长特点、果实特点等内容的分析,让学生深刻感受花生的这种品质。
-掌握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通过分析花生与具有花生品质的人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借助花生来表达对人的赞美之情的。
2.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花生所寄托的思想感情。需要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家庭背景、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入手,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花生来表达这样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将花生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在生活中践行。这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做起,培养像花生一样的品质。
3.教学准备
-准备花生的实物,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花生的外形特点,包括花生壳的颜色、纹理,果实的大小等。
-制作包含课文中重点语句、生字词以及与花生生长过程相关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查阅与许地山及《落花生》创作背景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向学生介绍。
4.教学过程
4.1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植物呢?它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所熟悉的植物。然后教师展示花生的实物,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个植物吗?知道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落花生》。
-背景介绍:简单介绍作者许地山的生平经历以及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许地山出生于台湾,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落花生》这篇文章创作于当时社会风气较为浮躁的时期,作者通过花生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4.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过程中,圈出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先做标记。
-生字词教学: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如“爱慕、吩咐、茅亭”等。对于容易读错的字,如“慕”(mù),教师要重点强调读音。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如“茅”,可以通过分析字形结构,“茅”是上下结构,上面是“艹”,下面是“矛”,帮助学生记忆。
-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认读练习,可以采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每个学生读一个生字词,其他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让学生尝试用生字词进行组词、造句。例如“爱慕”,学生可以组成“爱慕虚荣”,并造句“我们不应该爱慕虚荣,而应该注重内在品质。”
-概括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如“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