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03中医饮食养生与中医治未病
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未病先防治未病
“七月食瓜”“八月剥枣”“八月断壶”“十月获稻”饮食养生在未病先防的最早认识《诗经》书中有大量关于治未病的记载。中医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创造了一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在治未病理论上重视食疗和药饵《养老奉亲书》在治未病方面重视饮食调治和性情调摄《脾胃论》在防治疾病上强调脾胃元气为根本《格致余论》和《丹溪心法》在治未病方面强调独重阴精,平时应该戒色欲、节饮食金元学术争鸣一、中医饮食养生与治未病的发展
二、中医饮食养生的作用1.未病先防通过食养,可以未病先防,提高机体免疫力。合理安排饮食,可保证机体营养的供给,使五脏功能旺盛,气血充实,提高适应自然界变化的能力,增强抵御外邪的力量。
二、中医饮食养生的作用2.既病防变疾病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食养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根据其传变规律,辨证食养可防止其传变。叶天士“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二、中医饮食养生的作用3.瘥后防复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的比例不断增加,复发率亦随之增高。如瘥后再加以饮食调养,对巩固疗效及防止复发有显著效果。
三、中医饮食养生的特点1..体质学说和治未病理论是中医饮食养生的理论基础
8中医体质平和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瘀血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
三、中医饮食养生的特点2.中医饮食养生注重食材学食材学的建立是基于体质与治未病理论的具体应用,以研究食材的起源、发展、性能及实践应用,用来指导个体按体质特征合理选择饮食,改变人们盲目食疗、食补的饮食习惯。
四、中医饮食养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针对人群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高危人群特殊人群
四、中医饮食养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四、中医饮食养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