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二章中医诊断基础第二节四诊课堂目标一、熟悉问诊的含义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三、了解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四、问诊问诊的内容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婚姻、通讯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不是本人,则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一般情况(一)问寒热怕冷,病人的主观感觉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畏寒――怕冷,加衣添被或近火取暖则缓解恶寒――怕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寒战――恶寒严重,伴全身发抖、战慄寒发热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五心烦热――自觉胸中烦热,伴手脚心发热骨蒸发热――自觉有热自骨髓向外蒸发之感热▲问寒热的种类及主病原因1、恶寒发热——表证2、但寒不热——里寒证3、但热不寒——里热证4、寒热往来——半表半里证恶寒重发热轻---表寒证(感寒)【分型】【意义】见于外感表证。【概念】病人自觉寒冷同时伴体温升高恶
寒
发
热【形成机理】外邪侵袭肌表腠理闭塞卫阳不得宣泄恶寒正气邪正抗争发热卫阳被遏肌表失煦发热轻而恶风---太阳中风证(感风邪)发热重恶寒轻---表热证(外感热邪)【概念】病人只感觉怕冷,不觉发热的症状。病人经常自觉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但寒不热感受寒邪较重,阳气被遏,皮毛失煦(新病恶寒)里实寒证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久病畏寒)里寒证里虚寒证【形成机理】:根据发病的缓急和有关兼症,分为以下两型:但热不寒概念: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分型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潮热微热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日晡潮热: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见于湿温病)补充讲解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见于阴虚证);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