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將車輛履帶在地面上沒有任何滑移時,車輛的平均行駛速度稱為理論行駛速度VT,它在數值上應等於履帶卷繞運動的平均速度,亦即:VT=(Zk×lt×ωk)÷(2π)=(Zk×lt×nk)÷60(m/s)式中:lt—鏈軌節矩,m;ωk—驅動輪角速度,l/s;nk—驅動輪轉速,r/min。實際速度當車輛在實際工作時,履帶擠壓土壤並使履帶在水準方向有向後運動的趨向。在履帶存在向後運動的情況下,車輛的行駛速度稱為實際行駛速度v,它顯然應該是履帶的向後速度和臺車架對接地鏈軌的相對速度的合成速度,亦即:v=(vT-vj)(m/s)式中:vj—履帶在地面上的向後運動速度(m/s)。滑轉速度履帶在地面上的向後運動速度稱為滑轉速度vj則可用單位時間內的滑轉距離來表示:vj=lj÷t或vj=lj÷t=(lT-l)÷t式中:l—在時間t內,車輛的實際行駛距離;lj—在時間t內,履帶相對地面向後運動的距離;lT—在同一時間t內,車輛的理論行駛距離,它可通過下式計算:lT=rk×ωk×t=(Zk×lt×ωk×t)÷2π。滑轉率履帶相對地面向後運動的程度通常用滑轉率δ來表示,它表明了由於履帶向後運動而引起的車輛行程或速度的損失,並可由下式計算:δ=(lT-l)÷lT=1-(l÷lT)或δ=(vT-v)÷vT=1-(v÷vT)。二、履帶行走機構的動力學假設履帶車輛在水準地面上作等速直線行駛把車輛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對履帶單獨進行考察履帶行走機構內部阻力分析車輛整體受力分析參看(圖1-5)此時作用在履帶車輛上的各種外部阻力應與切線牽引力相平衡,亦即:ΣF=FKΣF—各種外部阻力的總和;FK—切線牽引力。對履帶進行受力分析參看(圖1-6)根據履帶等速運轉的平衡條件,在驅動力矩MK與切線牽引力之間顯然存在著以下的平衡關係:MK×rK=Ft=FK履帶行走機構內部阻力分析1)各鏈軌節鉸鏈中的摩擦;2)驅動輪與鏈軌嚙合時的摩擦;3)導向輪和拖鏈輪軸承的摩擦;4)支重輪軸承中的摩擦和支重輪在鏈軌上的滾動摩擦。1)由不變的法向壓力(例如由履帶的預加張緊力F0和機器品質G造成的法向壓力)所產生。這部分摩擦力矩與驅動力的大小無關,相關於拖動行駛時行走機構內部摩擦力矩,它可用Mr2來表示。2)由履帶的附加張緊力Ft所引起,這部分摩擦力矩Mr1近似地與驅動力矩成正比,並可方便地用一效率係數來表示。§1-3履帶接地比壓和履帶接地平面和心域一、履帶的接地比壓二、履帶接地平面核心域三、履帶接地比壓與沉陷深度的關係一、履帶的接地比壓履帶的接地比壓的定義影響履帶的接地比壓的因素履帶的接地比壓的定義履帶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垂直載荷。它直接決定機器的通過性和工作穩定性。Pa=G÷(2×b×L)式中:G—機器重力與垂直外載荷所構成的合力;L—履帶接地區段長度;B—履帶寬度。影響履帶的接地比壓的因素機器重力與垂直外載荷所構成的合力G;履帶接地區段長度L;履帶寬度b;由於橫向偏心距C;為機器縱向偏心距e;履帶軌距B。二、履帶接地平面核心域定義:是履帶裝置兩條履帶接地區段幾何中心周圍的一個區域。只要機器重心作用在這個區域以內,履帶接地區段沿長度都能承受一定的載荷;但當機器重心越出這個區域時,則履帶接地區段沿長度方向只有一部分接地面積承受載荷在此情況下,最大接地比壓必然大幅度增加。三、履帶接地比壓與沉陷深度的關係M.G.Bekker經驗式地面土壤特性及機器有關參數對履帶沉陷深度的綜合影響履帶沉陷深度的簡化計算方法M.G.Bekker經驗式式中:P—試驗壓板接地比壓,KPa;Z—試驗壓板沉陷深度,m;KC—土壤粘性成分所決定的變形模量,kN/mn+1;Kφ—土壤摩擦性成分所決定的變形模量,kN/mn+2;b—試驗壓板寬度,m;n—土壤變形指數。發動機的功率經過傳動系傳往驅動輪時,有一定的損失,這一功率損失主要由齒輪嚙合的摩擦阻力、軸承間摩擦阻力、油封和軸間摩阻阻力以及齒輪攪油阻力等原因所造成*履帶式車輛是靠履帶卷繞時地面對履帶接地段產生的反作用力推動車輛前進的。可將履帶分成幾個區段。1~3為驅動段,4~5為上方區段,6~8為前方區段,8~1為接地段或稱支承段。*履帶式車輛就是在FK作用下行駛的。所謂動力半徑是切線牽引力線到輪心的距離。*此式也適用於輪式車輛,不過此時ηr=1。**由此可見,即使驅動輪作等角速旋轉(ωK=常數),臺車架的相對運動也將呈現週期性的變化,從而使車輛的行駛速度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国群英传7秘籍大全 完整全秘籍编码汇总三国7龙炮兵符代码.pdf
- 不同吸附剂在血液净化中的作用专家讲座.pptx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21─2024解读:胰岛素皮下注射.pptx VIP
- 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硬笔书法字帖-打印版.doc
- 2025年人教中考数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平行四边形】专题解析附详细答案.pdf VIP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策略.docx VIP
- 施工一体化电子登销记操作说明书3.docx VIP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Section A第四课时课件.pptx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Section A第三课时课件.pptx
- 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项目申请报告(2011-05-04修改版本0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