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模板三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
引语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作为一个曾经拥有辉煌科技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能工巧匠,他们以“向善”的价值追求、“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及“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推动了我国古代百工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目录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学习单元二中国古代百工代表成就学习单元三中国古代优秀工艺代表
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
学习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百工的起源,知晓百工形成的原因。了解我国古代工匠身份、地位的演变,掌握百工的组织管理模式。
1.最早的发明家在灿烂绚丽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上,有一群人不仅承担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需要,同时又肩负着创造发明的重任。他们在远古的原始社会时代就已经出现,因当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只能世代加以传说。如传说钻木取火是燧人氏发明的;构木为巢是有巢氏发明的;农业是炎帝发明的,故称他为神农氏,医药也是神农氏尝百草发明的;而造舟车和弓箭、用玉作兵器、染五色衣裳等发明则归功于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传说轩辕黄帝还让他妻子嫘祖教人们养蚕,命令大臣仓颉创造文字,大挠创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诚如《考工记》所言:“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在这些传说中,真正的发明人和准确的发明时间虽然难以去一一考证,但是这些发明却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代代相传,泽被后世。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一、百工的起源
2.“百工”登上历史舞台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在一些较大的部落联盟之中,专业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工匠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细,“百工”也就此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时出现了六种工匠,即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这六种工匠分别负责制作陶器、铁器、石器、木器、皮具和草编等六种材质的器物。到了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手工业领域的分工就更细了,真正有了“百工”之实。当代的考古学家们通过考古等活动发现这一时期的器具制作开始向风格化、建制化发展;而工匠也成了专业性群体,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司工”“多工”“百工”等关于这一阶层的称谓法。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一、百工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则是把手工业从六个大类又具体细分为30个工种,而且各个工种都有了本行业的操作规范和方法,如《墨子·法仪》中引墨子之言:“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这句话告诉我们,春秋战国时期,工匠们在手工业活动中,已经普遍掌握了成熟的操作规范,如用矩画成方形,用规画成圆形,用绳墨画成直线,用水平仪衡量平面,用悬锤定好偏正。当时不论是巧匠还是一般工匠,都以这五者为法则。可见,中国“百工”的职业化、规范化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趋于成熟。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一、百工的起源
1.古代工匠身份、地位的演变奴隶制社会早期,工匠们大多为统治者服务,并且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商朝时期,人们普遍喜欢新颖独特的器物,因而从事制作器物的工匠成为当时人们较为尊重的一个职业。在出土的很多甲骨卜辞中,都存在为工匠占卜福祸的记载,足以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对工匠非常重视。西周时期,工匠仍然具有超然的地位。西周初年,周公曾下令,违背禁令喝酒的人都要被处死,但是工匠可以除外,只要给予教育就行了。源出《周礼》的《考工记》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学习单元一百工综述二、百工的发展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混战,很多小国被吞并,国内原有的工匠流落各地,有的继续投靠依附于一些王侯贵族,有些工匠则成为独立经营的民间工匠,这些工匠有的定居于市旁,方便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有的则依靠自己的手艺云游四方。因此,工匠们的身份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服役于官府机构的称为官方工匠;而在家为自己劳动,靠出售自己产品生存的工匠则称为民间工匠。民间工匠虽然不能像官方工匠那样衣食无忧,有着较为固定的收入,但他们的身份却较官方工匠更为自由,而且随着民间工匠队伍的壮大,极大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异彩纷呈的传统书画PPT教学课件.ppt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源远流长的传统风俗PPT教学课件.ppt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百花齐放的传统演艺PPT教学课件.ppt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妙手回春的传统医药PPT教学课件.pptx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要:民以为天的传统饮食PPT教学课件.pptx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家庭、社区与学前 儿童科学教育PPT教学课件.pptx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游戏PPT教学课件.pptx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幼儿园各类科学教育活动PPT教学课件.pptx
- 幼儿舞蹈:幼儿舞蹈的编创PPT教学课件.pptx
- 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概述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