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场副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DB21/TXXXX—XXXX

奶牛养殖场副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养殖场副结核病的诊断技术、日常管理、监测与净化、无害化处理四方面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副结核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637副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NY/T539副结核病诊断技术

NY/T1567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

NY/T5049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SN/T1084牛副结核病检疫技术规范

《农业部关于印发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医发〔2017〕25号《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业部令第67号

《动物疫病净化场评估技术规范(2021版)》疫控监函〔2021〕156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副结核病paratuberculosis

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反刍兽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以顽固性腹泻、渐进性消瘦、肠黏膜增厚并形成皱襞为特征。

3.2

无害化处理biosafetydisposal

是指用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4诊断技术

4.1流行特点

2

DB21/TXXXX—XXXX

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常发生于春秋两季,多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主要引起牛,尤其是奶牛发病,幼龄牛最易感,且在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较分散饲养牛群的发病率高。本病一旦在牛群中流行则很难根除。病牛和带菌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期和潜伏期均能持续或间歇性向体外排出大量细菌,致病菌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也可随乳汁和尿液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饮水、器具等。

本病传播比较缓慢,在感染初期不出现任何症状。幼龄牛感染后有较长的潜伏期,有的甚至长达12个月,往往到2岁~5岁才表现病状。母牛在怀胎、分娩及泌乳期由于机体抵抗力变低也易感染,饲料中缺乏矿物质、饲养密度较大,可致使牛免疫力变低促使本病发生。本病虽也发生于公牛,但一般多发于2-6岁的高产奶牛,老牛很少发生。

4.2病原特性

副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抗酸菌,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内寄生,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易在酸性土壤环境下存活和繁殖,在潮湿和较冷的条件下可存活长达一年,在高热和干燥的环境下则可降低其活性。对酸性消毒药的抵抗力强,在碱性环境中也可降低其活性。加热较易杀死本菌。

4.3传播途径

早期的粪口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牛采食了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牧草,经消化道感染传播,也可经乳汁感染幼畜或经胎盘宫内感染给犊牛。

4.4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长短不等,短则几个月,多则可达数年。感染初期一般见不到明显临床症状,多在分娩后数周内突然出现症状。

发病初期的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腹泻,经对症治疗后短期内可缓解症状,但当遇到产犊、气候骤变、更换饲料等因素引起应激反应,临床症状将反复出现,最后转为顽固性腹泻,2周~3周后病情恶化,转为持续性下痢,排出恶臭且带有血液、气泡、黏液或血凝块的粪便,严重者可呈喷射状下痢,对药物治疗不敏感。随着病情发展,临床症状逐渐加重,病牛精神变差、食欲消减、甚至废绝,渐进性消瘦和体况下降。各部骨骼凸显、被毛干涩无光、贫血、眼睛凹陷、泌乳减少甚至停止。进行直肠检查时可触摸到肥厚的小肠肠管。部分病牛会出现肌肉萎缩,导致跛行或无法站立,全身衰竭而死。

4.5病理变化

病死牛剖检可见以下变化:回肠增厚和水肿,黏膜面可出现典型的皱褶,回肠浆膜面淋巴管明显扩张,回盲淋巴结和其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出现水肿液;在严重病例中,病变可出现在盲肠和结肠,并且从回肠和盲肠向前扩散到小肠的前段。

4.6诊断

4.6.1养殖场自检可采用皮内变态反应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采用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进行。

4.6.2现场诊断可以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按照NY/T539相关规定执行。

4.6.3病原学诊断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按照GB/T27637和SN/T1084相关规定执行。

4.6.4血清学诊断可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血清进行副结核抗体检测,按照NY/T

539相关规定执行。

5日常管理

3

DB21/TXXXX—XXXX

5.1养殖场的选址、场区布局、牛舍、饲料贮存加工、卫生防疫以及配套工程等,应按照NY/T1567中相关规定执行,养殖场的卫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