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非凡跨度2024中国科技重塑时空
在水利工程科技支撑下,南水北调工程继续发挥国家水网主骨架作用,实现跨越千里的水资源大规模高效调配。
在道路工程科技支撑下,中国高铁跨越更多山谷、河流等,绵延里程数和开行密度空前增加,使神州大地上更多地区之间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更加便捷,“朝发夕至”“千里同城”成为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在空间科技支撑下,中国人不仅飞出“地球村”,抵达宇宙空间,而且把“北京时间”在九天之上进一步拓展、延展,实现在轨驻留时间空前突破。
中方主导,联合3个外方机构,研制并发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即“天关”卫星,探测到来自约256亿光年之外的天体,展示出强大的深空探测能力。
两条“水龙”在中华大地上自南向北蜿蜒而去。一条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出发,向偏东北方向进入南阳盆地,冲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而后沿华北平原中西部边缘一路北去,穿过黄河,最终抵达北京、天津。另一条从长江下游江苏扬州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启程,经大运河沿线向北,利用沿途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而后一路穿越黄河抵达天津,一路向东进入胶东半岛。它们就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沟通了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覆盖了京津冀豫苏鲁皖7省份的城市和乡村,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为沿线大批城市提供稳定水源。
202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入第十个年头,已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沿线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1.85亿人喝上“南水”。在2023—2024年度,中线一期工程继续保持高效调水效能,调水量超过83亿立方米,为年度计划的118%;东线一期工程圆满完成调水任务,累计向山东调水约10亿立方米,向江苏增供水量5.67亿立方米,向安徽增供水量0.23亿立方米。此外,东线北延工程累计调水8.25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0.72亿人。2024年初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持续强化汛期冰期等关键节点的安全输水管理,工程经受住了汛期多轮强降雨和冰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多重考验。
去年11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启动2024—2025年度调水工作,计划向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调水约70亿立方米。下一步,有关方面将结合受水区用水需求和水源区来水情况,实施水量科学调度,确保顺利完成年度调水任务,同时进一步深化用水权交易改革,不断提升工程效益。
新建成并投入运营里程预计约2400公里,全国通车总里程将有望超4.7万公里。这是中国高铁交出的2024年建设“成绩单”。全年新通车的高铁线预计将达10多条,其中包括安徽宣(城)绩(溪)高铁、池(州)黄(山)高铁,四川巴(中)南(充)高铁,渝昆(明)高铁渝宜(宾)段,“长三角”沪苏(州)湖(州)高铁,湖北荆(门)荆(州)高铁等,分布在全国各地。
2024年是皖南地区高铁建设收获之年,接连开通两条新线路,分别是4月26日通车的池黄高铁,10月11日通车的宣绩高铁,设计时速均为350公里。前者总里程125公里,后者线路全长115公里。这两条线路的开通进一步完善了长江沿岸城市南下黄山方向的路网。
自古蜀道难,今年川渝地区的交通因两条新的高铁线路开通获得进一步发展。一条为四川省内线路巴南高铁,另一条为渝昆高铁渝宜段。
6月27日,巴南高铁建成并正式运营。该高铁全长149公里,跨越嘉陵江水系,沿线地形复杂,桥隧比高达70%,共架设约130座桥梁,打通56条隧道,建设施工难度很高。尤其是在嘉陵江特大桥建设过程中,项目施工方攻克了“深水基础施工”“大体积承台施工”“40米高支架现浇箱梁施工”“164.5米钻石型高塔施工”“山区钢箱梁安装”等五大难关,改变“落地钢管支架”的传统施工工艺,首次成功应用下横梁装配式“牛腿支架”施工。历时约5年建设,终于全线贯通并建成投用,结束巴中不通高铁的历史,对于完善成渝地区城际铁路网、加快沿线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川东革命老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峨龙滩特大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境内,是南丹—天峨高速公路(桂高速S26)的控制性工程,于2024年2月1日建成通车。该桥大桥全长2488.55米,桥宽24.5米,其中主桥为计算跨径600米上承式混凝土双肋拱桥,也是世界首座跨径达600米的拱桥。
9月29日,渝昆高铁渝宜段正式开通运行,全长192公里,大幅压缩了重庆与永川、泸州、宜宾等川南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渝昆高铁宜宾至昆明南段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中国西部南北最高效的通道,川渝到昆明的行车时长将大大缩短。
连通“长三角”区域的沪苏湖高铁目前正在进行试运行,开展列车运行图参数测试、故障模拟、应急救援演练、按图行车试验等项目测试,为12月底开通做最后准备。该线路全长约163.8公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