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
1916(18岁)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3(23岁)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当时的诗坛。1925(27岁)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铮铮铁骨的作家。”;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6月,北平学生掀起了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运动。当时,朱自
清身患重病却无钱医治,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写着“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
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予的”宣言上签字。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
治疗无效,12日逝世。那时他年仅50岁。临终前,朱自清以微弱的声音谆
谆叮嘱家人:“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国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合给的美国面粉!”;
《背影》
《春》
《多多》
《荷塘月色》
《梁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推荐书目:“
《民国清流1:那些:《民国清流2:大师《民国清流3:大师《民国清流4:大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兴;
蓊蓊郁郁wěng
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
酣眠hān
斑驳bó
梵婀玲fànē敛裾liǎnjū;
1.迅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给文章划分层次(梳理文本)。
1-3:写“观赏荷塘”的由来;4-6:写“荷塘月色”;
7-10:由“荷塘之景”联想到
江南旧俗,兴尽而归。;
(2)作者为何要去荷塘边散步?(Tips:原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的清华园,
此时南方还在进行着血雨腥风的屠杀。
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在“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谷中的时代的苦闷,是觉醒的一代人醒来之后面对无际的黑;
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怀着火一样热情的启蒙者碰到的却是冰一般冷酷的现实,
觉醒的个性却无法找到让个性自由伸展的条件,怀着这种孤独
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3)整体把握文章的线索脉络。
分析文章的时空布局,作者的行踪如何?;
(4)找出蕴含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心里颇不宁静”
②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
③这是独处的妙处,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有着淡淡的喜悦)
④但我认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⑤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有着淡淡的哀伤)
⑥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已无福消受了;
荷塘月色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深入研讨。;
作者因家事、国事郁郁不乐,心中颇不宁静,
出门寻找片刻的宁静,那么,是什么抚慰了这颗孤寂受伤的心呢?;
小组合作:
分析第4、5、6段,讨论荷塘美在哪里?
Tips:
1.这三段分别描述了哪些景物?
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描绘这些景物?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四自然段:;
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1.叠词,“曲曲折折”描摹荷塘的外观形状,写出其宽广之态;“田田”形容荷叶之繁茂。
2.比喻,“像舞女的裙”一方面写出荷
叶的根茎十分挺拔,另一方面写出荷叶
舒展的姿态之美。;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
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
1.叠词,“层层”写出荷叶的繁盛;
2.拟人手法,“袅娜”极言荷花绽放的形态之柔美,“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态,写出含苞待放之姿;
3.比喻手法,“明珠”、“星星”、“美人”等写出荷花的洁白、亮丽、妩媚动人。
博喻;;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
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静景
(实写)
动景
(虚写);
第五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