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豫东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阶段性诊断测试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子产此举引发了一场辩论。晋国大夫叔向特意写信给子产,明确表示反对他刊布法律。叔向认为,一旦将法律条文公开,会使得百姓过于聚焦法律争端,而忽视了对道德礼义的遵循。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法治与德治观念的碰撞 B.法家思想受到普遍抵制

C.德治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D.郑国法律制度最为先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晋国大夫叔推崇百姓道德礼仪反对刊布法律,体现出春秋时期法治与德治观念的碰撞,A项正确;“普遍抵制”说法绝对,排除B项;春秋时期德治思想并未成为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诸侯国法律制度的比较,排除D项。故选A项。

2.北魏孝文帝时期,实行三长制校阅户籍,冯太后称推行此举“苞荫之户可出,侥倖之人可止”。许多汉人大族荫庇的人口随着均田制的推行,获得国家授田,从而具有独立的户籍。由此可推知,北魏户籍管理方式改革()

A.助推了小农经济发展 B.消除了豪强地主威胁

C贯彻了基层自治思想 D.刺激了人口快速增长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概况可知,北魏户籍管理方式改革后,许多原本依附于豪强大户的人口成为国家的编户,而北魏推行计口授田的均田制,百姓获得了土地,这一改革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复苏和发展,A项正确;消除了豪强地主威胁的说法过于绝对,不能完全达到此效果,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三长的户籍校阅职能,由材料无法判断基层社会是否自治,排除C项;这一改革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不会直接刺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是否增长还与社会环境、赋税制度等其他因素有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唐代后期,柳宗元在与人讨论“免贫病者而不益富者税”的主张时说:“(贫者)卒输其二三与半(20%—50%的产出)焉”“富者虽益赋,而其实输当其十一(10%的收入)”。这些讨论折射出当时()

A.税率降低诱发腐败 B.新税制的弊端浮现

C.土地兼并得到抑制 D.社会救济覆盖面广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贫者)卒输其二三与半(20%—50%的产出)焉”“富者虽益赋,而其实输当其十一(10%的收入)”可知,虽然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纳税标准,但与富人所要承担的税赋和其实际收入相比,穷人的负担明显更重,赋税负担的不均衡容易加剧土地兼并和社会阶层对立等一系列问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征税环节的腐败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两税法通过按土地和财产征税,实际上放宽了对土地兼并的限制,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救济的相关信息,也无法得出覆盖面广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4.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钱币考》记载:“(北宋)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人十六户主之,其后富人赀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寇瑊尝守蜀,乞禁交子。”由此可知,北宋的交子()

A.信用基础存在不足 B.从四川扩展至全国

C.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引领了古代货币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北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主持交子发行的富商在“赀稍衰”后难以满足蜀人的资金兑换要求,以致引起多次诉讼,这表明当时交子信用基础不足,缺乏可靠的信用担保,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交子对外传播的信息,“从四川扩展至全国”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表明民间的交子在发行上存在困难,不足以引领货币发展,选项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

5.明初,朝廷在各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军事职权,在多数省份,三司长官均为实职,且互不统属;明朝中期,朝廷常以一省或数省三司之上临时选派的军队统帅兼管行政,或将中央派出负责巡视、纠察的官职常态化、固定化。这一制度调整旨在()

A.

文档评论(0)

193****00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