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漯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漯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漯河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朴”的本义是木皮,“素”原指生帛。朴素多用以指不假雕饰、具有天然之美的艺术风格。朴素之为美,在于它代表了事物的原初状态、自然状态。

在先秦,朴和素首先是哲学范畴。老子多次用朴、素来描述道,说明道的终极性、本原性特征。庄子笔下的素、朴已具备审美意味,且是一种最高的美,“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将音乐分为三类,即天籁、地籁、人籁。“天籁”是自然界众窍自鸣的声音,它不凭借任何外力,完全是天然的,自发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来状态。素朴是天地大美,它是完满的,没有丝毫缺憾的,任何人为都是对这种完满的破坏。儒家讲朴素,常和文质问题紧密联系,主张质因文显,文以质存,素决定饰,文取决于质,道家所称的朴素,在儒家看来则是朴鄙、粗野。

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朴素受到高度重视,被推为极品,是宋代以后的事。宋人厌倦了形式技巧的翻新逐奇,试图超越辞章之美、色彩之美、声律之美、用事之美,而追慕上古绘画的形简迹淡,神往于汉魏古诗的气象混沌。他们提出自然、平淡、真率、古拙、浑厚等作为新的审美追求,对朴素予以极高评价。如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言:“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宁粗勿弱,宁僻勿俗,诗文皆然。”

朴素之美讲求自然浑成。它重整体而不重细部,重自然而不重巧思,它要求尽可能保持事物的本然状态,破除以人为中心的观物方式。朴素之作往往如造化生物,不显人工痕迹。汉代石刻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霍去病墓前的马、乾陵前的石像,刀法简练至极,充分保持石材原型,造型浑厚朴拙,仿佛天然成就。在宋人看来,或有年代久远的历史沉积感,单纯、洗炼;或表现为孩提般的天真,稚拙、清新。因此,朴素之美多与高古、稚拙、疏野、厚重等风格相邻。汉魏古诗亦复如此,大多首尾一气,不可句摘。

朴素之美讲求以素为绚。这意味着形式的简化与提纯,形式美的浓缩与积淀。它以浅蕴深,以淡寓浓,以无涵有,以少总多,从而较之铺锦列秀、富丽堂皇更耐人寻味。如水墨画,用笔简略,不求色相逼真而神完意足。又如琴、磬,朱弦疏越,一唱三叹,余音绕梁,不绝如缕,没有复调,没有和弦,不以繁富华美取胜,却以古朴平淡见长。

朴素并不是一种易于创造、易于接受的美;相反,无论对创造者的艺术功力与欣赏者的艺术修养,朴素都有着相当的要求。恰如宋代诗人吴可《藏海诗话》所说:“凡文章先华丽而后平淡,如四时之序,方春则华丽,夏则茂实,秋冬则收敛,若外枯中膏者是也。”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才是真正的朴素。贺贻孙说得好:“每见后人有意为朴,反不如华;有意为拙,反不如巧;有意为粗,反不如弱;有意为僻,反不如俗。大抵以自然者为胜,如美人乱头粗服俱好,不可遂以乱头粗服为美人也。”

(摘选自张海明《中国古代朴素美理论的发展及在美学史上的意义》)

材料二:

古代诗人留下大量意境深远、风格朴素的诗篇。它们没有斑斓绚丽的文采,读来却真挚动人,诗意盎然。如《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全诗丝毫没有雕琢痕迹,水草丰茂牛羊遍野的塞外草原景象自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如钟嵘《诗品》评陶潜诗:“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词兴婉惬。”陶诗文字俭省,风格清练,诗意纯真古朴,意兴美好舒兴,显出几分质净,几分朴素。

诗的朴素美是和简单粗糙、贫乏单调截然不同的,它需要作者具有极大的功力、熟练的技巧。作者没有达到自然纯真的精神境界,是不可能写出朴素优美的诗篇的。有些闪耀朴素美的光辉的诗歌,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精雕细刻的工夫,但它比雕刻要花费更大的气力,这气力用在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上。

《红楼梦》有一段林黛玉和香菱论诗的情节,也涉及了诗的朴素美问题。当香菱很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黛玉给她举出更高明更“淡而现成”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相比较,让香菱鉴别高下。这里所说的“淡而现成”也就是诗的朴素美。诗的朴素美对语言的要求十分严格,可以说,没有精炼的语言是创造不出朴素美的。古今诗人无不在这方面刻意求精,艰苦磨练自己的笔锋,像“池塘生春草”“采菊东篱下”都是真切感人的朴素名句。

同样写雪景,韩愈写“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描写了马车在雪地上行走,雪随车轮的转动翻起两条白色的带子,马蹄踏到雪上留下了一个个银色的杯状景象。比喻贴切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